英烈千秋——抗日名將張自忠(視頻)

作者:滄海 發表:2016-11-14 00: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英烈千秋——抗日名將張自忠(看中國原創視頻)

張自忠(1891年-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山東人,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是中國抗戰中以集團軍上將總司令身份戰死沙場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50餘個反法西斯同盟國戰死沙場的最高級將領之一。

崇敬岳飛等民族英雄 毅然投筆從戎

張自忠生於山東省臨清縣一個望族家庭,年少時他常閱讀《三國演義》、《說唐》、《說岳精忠傳》等古典名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孝」、「仁義禮智信」道德觀深植心中,岳武穆、關雲長等英雄人物的忠義俠行和浩然正氣令他由衷敬慕。


國軍第33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是抗日戰死沙場的最高級將領。(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片)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張自忠先後考入並就讀於北洋政府主辦的天津法政學堂和濟南法政專門學校。因目睹國家內憂外患,深感非強兵無以救國,遂在1917年投筆從戎,加入馮玉祥西北軍。他從第十六混成旅小隊長做起,歷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張自忠作戰勇敢,身先士卒,對部下又極為關愛,在軍中頗孚聲望。

1930年中原大戰後,西北軍宋哲元部被改編為第二十九軍,張自忠任該軍第38師師長兼張家口警備司令。

西北軍長城抗日 獲青天白日勛章


1933年長城抗日,西北軍第29軍大刀隊英勇殺敵。(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

1933年3月,日軍佔領承德後,繼續往南佔領長城各隘口。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奉命至喜峰口阻敵。3月7日,第二十九軍第37師與第38師在距喜峰口30公里處設立敵前指揮所,張自忠任38師師長和前線總指揮。

在跟第37師師長馮治安、旅長趙登禹商討作戰計畫時,張自忠鼓勵他們說:"人生在世總是要死的,打日寇為國犧牲是最光榮的。只要有一兵一卒,我們決心與日寇血戰到底!"馮、趙二人甚為贊同。

3月9日開始,張自忠指揮國軍在喜峰口周邊激戰日軍。3月11日夜,西北軍發揚優良傳統,以大刀隊組成突襲隊,分三路突襲日軍後方陣地,共殲敵千餘人。西北軍大刀隊名揚天下,張自忠等人在此役也榮獲青天白日勛章。

忍辱負重 不改精忠報國之志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張自忠忍辱負重,不改精忠報國之志。(網路圖片)

1935年,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宋哲元出任委員長,轄河北、察哈爾兩省和北平、天津二市,張自忠任該委員會委員、察哈爾省主席,後改任天津市市長。由宋哲元委派,訪問日本,與日軍談判,被國人視為媚日之舉。

尤其是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第二十九軍在平津與日軍血戰,軍部被日軍攻破,佟麟閣副軍長和趙登禹師長殉國。為了掩護二十九軍主力撤出平津,宋哲元指定張自忠暫留北平,代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兼任北平市長。張自忠為顧全大局,奉命行事,代宋哲元受過,忍受「漢奸」罵名,不做辯解,然而精忠報國之志不改。

蔣介石信任器重 加入第五戰區與日軍拚命

7月29日,北平失陷,張自忠斷然拒絕了日軍讓他通電反蔣的要求,化裝出走,轉赴南京。馮玉祥和李宗仁均出面為張說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蔣介石)仍然信任器重張自忠,命他加入李宗仁第五戰區,並代理由原38師擴成的第五十九軍軍長。

1938年初,張自忠由南京回到河南新鄉五十九軍駐地時,對全軍將士這樣表露心跡:「無論什麼部隊都可以打敗仗,唯獨我張自忠的部隊不能打敗仗,我只有一拼與一死,拿真實的戰績,才能洗白乾淨!」

臨沂血戰日軍七晝夜 為臺兒莊大捷鋪路

1938年3月,徐州會戰爆發。張自忠奉命率五十九軍連夜奔襲,增援臨沂西北軍龐炳勛第三軍團,與龐軍團跟日本最精銳的板垣第5師團血戰7晝夜,日軍傷亡3000餘人,為國軍吸引聚殲日軍主力,取得中國抗日首次大捷——臺兒莊大捷創造了條件。蔣委員長親自致電張自忠,嘉勉臨沂告捷。

在隨後的徐州突圍、潢川會戰、武漢突圍、長壽店戰役、隨棗戰役、襄樊會戰等戰役中,張自忠率部屢克強敵,多次受到國民政府通令嘉獎。並在1938年10月,晉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加上將銜。

在1939年底的隨棗會戰中,張自忠下令所部夜間繞道潛行30里路,奇襲日軍設在鐘祥縣的總指揮部,一舉端掉日軍總指揮部,再指揮所部反擊日軍,獲「襄東大捷」。蔣委員長通電嘉獎,讚揚張自忠所部為「最優部隊」,其防區為「模範戰場」。當地老百姓則把張自忠譽為「活關公」。

棗宜會戰 身負七處重傷英勇殉國

1940年5月初,日軍糾集三個師團的兵力,在數十架飛機和大炮的配合下,分三路大舉進犯襄樊、宜昌地區,李宗仁指揮第五戰區國軍打響棗宜會戰。

5月3日,湖北宜城中方右翼兵團長壽店陣地被日軍突破。張自忠決定率領身邊僅有的一支機動部隊第七十四師東渡襄河增援。臨行前他寫信給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表示誓與日軍死拼到底。

5月16日,張自忠率第七十四師與日軍在方家集激戰,軍部隨身官兵僅2,000人,而日軍步騎在4,000人以上,炮20餘門,分左右向張自忠部包圍於南瓜店。

張自忠在槍林彈雨中指揮作戰,命令部下死守陣地:「沒有子彈了,用刺刀刺,用大刀砍,用石頭投,最後用牙咬!要堅決與敵人拚個你死我活!」他肩部中彈,負傷多處,仍誓不退後,所有官兵均一致以最後生命,血戰到底。

張自忠又身中數彈,擬拔劍自刎,為屬下阻止,日軍衝到我軍陣地,張自忠壯烈犧牲,時年49歲。

一份源自日軍《231聯隊史》的檔案,以日軍官兵的親口講述,再現了張自忠以身殉國的全過程。

「當衝到距這個高大身材軍官只有不到13米的距離時,籐岡一等兵從他射來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這時背後響起了槍聲,第三中隊長堂野軍官射出了一顆子彈,命中了這個軍官的頭部。他的臉上微微出現了難受的表情。與此同時,籐岡一等兵像是被槍聲驚醒,也狠起心來,傾全身之力,舉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軀深深扎去。在這一刻,這個高大的身軀再也支持不住,像山體倒塌似的,轟然倒地。」 

蔣委員長親題「英烈千秋」褒揚

5月18日,張自忠將軍的遺體被找到,當醫護人員用酒精擦洗遺體全身時,看到他全身共負重傷七處,最重的是一處洞穿胸部的炮彈傷。隨後,張自忠將軍的遺體以上將禮服重殮,經宜昌轉送回重慶。路經宜昌時,十萬軍民恭送靈柩至江岸,其間日機三次飛臨宜昌上空,但祭奠的群眾無一退卻。最後,日本飛機一彈未投,盤旋而去。

張自忠將軍是抗戰中以集團軍總司令身份為國捐軀的惟一一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50餘個反法西斯同盟國戰死沙場的最高級將領之一。國民政府明令褒揚,特予國葬,並追晉張自忠為陸軍上將。

5月28日,張自忠靈柩抵達重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率文武百官致祭,蔣中正親自主祭,並親書「英烈千秋」褒揚張自忠將軍。

1942年,國民政府明令張自忠入祀全國忠烈祠。兩年後,國民政府明令改湖北宜城縣為自忠縣(今宜城市),以紀念犧牲在此地的故陸軍上將張自忠將軍。

抗戰勝利後,張自忠將軍獲國府頒榮字第一號榮哀狀。北平市政府頒令,將鐵獅子胡同改為張自忠路,該路名沿用至今。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来源:看中國專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