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種田投入化肥和農藥的成本高,中國農民勤懇地勞作,仍然入不敷出。(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在《史記》一書的《索隱》中記錄了春秋時期管仲的一段話,他說:「王者以民為天,民以食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意思是說,作為一國之君主,必須重視老百姓認為最重要的問題,老百姓的首要問題是吃飯問題,即糧食問題,能把百姓的第一需要作為君主的第一需要,就可以了。
這《民以食為天》現在已經是句成語了。這裡有個歷史典故,是出自司馬遷作的《史記》。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有這麼一段故事:楚漢相爭時,劉邦被項羽困在了成皋,在附近的滎(ying)陽有座敖山,山上建有楚軍的一座大糧倉,名叫敖倉。劉邦要解困,打算放棄成皋,此時他的謀士酈食其勸劉邦說:「臣聞之,知天之天者,王事可成,不知天之天者,之事不可成,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酈食其的這段話用現代人的白話說,意思就是,我聽說知天命者為王,王者以人民為天,而對於老百姓來說糧食最重要。後面我用刪節號代替的話,就是他勸劉邦的話,他說現在楚霸王項羽囤糧於敖倉,楚軍卻沒有重兵防守,假如大王派兵攻打敖倉,奪得了糧食,就是爭取到了楚國的百姓,漢軍有了糧和楚國民心,就能打敗楚軍。劉邦依酈食其的計謀而行,結果扭轉了戰局。
司馬遷《史記》裡這句「民人以食為天」,到了一百八十年以後,西漢人班固寫《前漢書》時,也記載了這段故事,班固的文中就省掉了一個「人」字,變成了今天的成語「民以食為天」了。
由說「民以食為天」這個成語的由來,使我想起了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中國大陸流行的一句口頭禪,就是:「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民間這句口頭禪也有個典故。就是當時大陸經歷了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以後,「文革」浩劫剛結束,當時的局勢是,一方面十年動亂將國家經濟推向了崩潰的邊緣,另一方面是自1958年以來,毛澤東樹立的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三面紅旗」,還禁錮著人們的頭腦。1977年,原擔任鐵道部長的萬里,被調到安徽省擔任省委書記,他到農村調查,看到農民吃不飽,穿不暖,他心中不安。為瞭解決農民的溫飽,他情願冒著違反毛澤東堅持的「三面紅旗」的政治風險,在中國農村率先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了包產到組,包產到戶。老百姓叫「大包干」,就是完成農業生產任務包干後,除了應當上交國家的部分以外,剩下的歸農民自己所有。趙紫陽是在1975年到四川搞試點,他撤銷了人民公社,將其改為農工商發展公司,推行包產到戶,給農民分自留地(約佔耕地的15%)。他們的大膽改革,極大的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發展很快,因此萬里和趙紫陽受到老百姓擁護,於是「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口頭禪,就在民間流傳開來。在鄧小平復出後,把他們都調到了北京,當時是胡耀邦當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瞭解到包產到戶不等於分田單干,仍然保留土地的公有制,因此肯定了他們的做法,於是趙紫陽擔任了國務院總理,萬里在1980年擔任了農委主任,副總理。以後在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出臺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就是趙紫陽主持起草的。
「民以食為天」的歷史典故和「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故事,說明瞭糧食問題對於一個國家局勢穩定至關重要。據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提供的信息,糧食自給率達到90%為安全線。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等國家,糧食自給率都在100%至200%之間。糧食自給率在90%以下的國家主要在亞洲和非洲。
在中國,自江澤民當政以來,只顧發展城市經濟,帶頭貪污腐化,破壞農業生產,踐踏民生民權,致使中國糧食自給率下降,據中國農業部專家2017年透露的消息,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低於87%,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第一糧食進口大國。
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靠進口糧食來養活,這可是個非同小可的驚人消息。最近我在網上看到88歲的中國工程科學院院士,著名水稻專家袁隆平的文章,他的文章中稱中國糧食的儲備量,僅夠應付一年緊急需要的口糧。他也仰天長嘆,這是一個難以避免的驚人憂患!
這消息又把我的思路引向1960年前後的所謂「三年困難時期」,那時中國全國人民都在餓肚子,甚至有的地方還發生了餓死人,人吃人現象。筆者的外祖父就是在那時,在農村餓死的。起因是1958年中共在大陸提出的高舉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三面紅旗,提倡超英趕美。1957年國家的鋼鐵年產量是535萬噸,而要求1958年鋼鐵年產量要達到1070萬噸,於是全民放下本分的工作,學生停課,農民不去收穫已經成熟了的莊稼,大家都去建立土高爐,全民大煉鋼鐵。1958年本來是個風調雨順的糧食豐產年,但是沒人去收穫,大量莊稼被風吹雨淋爛在地裡。那時人民公社實行「共產主義」,大家都吃公共食堂,吃飯敞開吃,不要錢。不久,到1959年末,國家就出現了糧食恐慌,國家糧庫裡的糧食,肉類等用於償還國家向蘇聯的貸款。剩下的劣質副食又供不應求,於是國家開始實行配給制,糧食,副食,凡是可以吃的大家都憑票供應。一些日用品如棉布,棉花,肥皂,自行車等也憑票限量供應。國家號召大家自力更生奮發圖強,國人自嘲說這是要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鬧革命。到1960年農村就出現餓死人現象。筆者的外祖父家在農村,困難時期開始大家吃糠,吃樹皮,野菜,後來沒得吃,就將枕頭裡填充的蕎麥皮都弄出來充飢。雖然每人有供應的極限口糧,可是老人心疼孩子,我外祖父為了把他的口糧節省下來給他的孫子吃,他自己不吃或只吃糠菜,就這樣,本來很健壯的他,餓的骨瘦如柴,在1960年因飢餓去世了。
現在國家經濟狀況雖然好了,絕大多數人不會為吃飽肚子發愁,但是糧食恐慌並沒有徹底消除。據袁隆平文章透露,中國全國食用油原料的80%依賴進口。2017年中國進口黃豆6000萬噸,這是個什麼概念,就是說折合每人一年要吃100斤進口黃豆。還不知這裡面有多少是基因改造的黃豆。
據中國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吳子丹在2014年透露說,中國的糧食儲備,運輸和加工諸環節造成的浪費也十分驚人,每年浪費三千五百萬噸,接近中國糧食總產量的6%。
有人估算中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也驚人,約合2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兩億人口一年的口糧。
下面繼續談對造成中國糧食自給率下降的原因和食品危機。由於人們道德下滑,也會給糧食儲備帶來損失。據大陸中央電視新聞透露,糧食儲備系統的腐敗,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最大隱患。例如東北中儲糧倉官員欺上瞞下,以折扣價格收購陳糧,或以次充好,以假冒真。有的地方糧食保管不妥以致發芽,發霉變質。還有地溝油,毒奶粉,激素肉,轉基因糧食種子等也在大陸被媒體曝光。
老年人都知道,過去中國農村農民種地,糧食種子是自家從當年莊稼地裡選留的,以備第二年播種用,如果使用隔年的陳糧作種子就會降低糧食產量,甚至會顆粒無收。現在農民種地不再自己留種,而是從種子公司購買,一旦種子公司的種子出了問題,就會坑害農民,這種事在大陸也發生了。
環境污染,對人們糧食,副食的安全,也造成極大威脅。比如工業排污,使農田灌溉水變質;其次現代農業生產使用大量化肥,農藥,使土質變壞。據專家估計,每年有100萬噸化肥殘留在農田。而農業排放的各種污染,已經佔國家污染排放的一半。
造成中國糧食減產的又一個原因是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鎮化加快發展,一方面侵佔了大量農田耕地,另一方面,農村的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進入城市謀生,致使有的地方出現了只有老弱病殘的留守村。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由於種田投入化肥,農藥成本高,農民老老實實的種地,入不敷出,不僅發不了財,更難生存。
話又回到「民以食為天」上來,古人都知道如果民不聊生,糧食短缺了,飢荒四起,人民就會反叛朝廷,一旦百姓忍無可忍,豈不天下大亂,這不又應了那句古話,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筆者在談普列漢諾夫遺囑的文章中,已經指出,當年蘇共垮臺前存在的危機,在現代中國同樣存在。如今中共在中國大陸的統治又多了一個潛伏的糧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