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將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1月7日訊】5日上午,資本市場傳來了重磅消息,要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這話一出股市馬上異動,深圳的創業板明顯感覺有人來搶生意了,所以應聲而落,從上午漲1.6%,到下午1點多已經去了1.6%,幾個小時的時間波動超過了3%,隨後在證監會和上交所紛紛表態後,情緒才算基本穩定。
首先,站在經濟全局考量,無疑是正確的決定,日本經濟慘痛的教訓就是社會固化,年功序列,從而創新不足。我們要想刺激創新必須先帶動創業,要想帶動創業必先鼓勵創投,而鼓勵創投的最佳途徑就是讓創投基金有好的退出渠道,從這個意義來說,科創板是很有必要的,科學創新本就風險巨大,而通過資本市場,分散這種風險,才能鼓勵更多的社會資金參與創投和創業,支持國內的科技發展。
其次,現有格局不足以解決創新創投的退出問題,將近10年前創業板開板,希望他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但是最後定出來的上市門檻還是太左,持續盈利的要求還是擋住了不少科技類公司,而且創業板先天不足,退市制度並沒有進行特殊的優化,而且投資者也基本零門檻,以至於在審核上市的時候發審委也糾結。還是會挑那些業績相對穩定的公司,而爆發期的科技企業,很難入選。
後來又搞了新三板,想吸收創業板的教訓,但又走了另一個極端,由於上市門檻,過於寬鬆,幾乎不設條件,結果導致了上市氾濫,幾年時間上了1萬多家企業,很快就成了垃圾聚集區,而投資者門檻500萬,這又把普通投資者擋在了大門之外,於是有意思的事情出現了,1萬多家企業,每天的交易還不到1個億,根本就沒有流動性,有的上百億市值的公司,賣50萬出來,立馬股價就能跌去90%。現在大家已經徹底對新三板傷心了,開始紛紛的退市。幾十家公司連年報都懶得披露了。所以既然前兩步都沒走對,那麼科創板希望介乎於創業板和新三板之間。
第三,科創板怎麼搞?有人拿出了2015年底場外科創板的條件來參考,有5個條件,符合之一就可以:1是累計盈利400萬,2是近一年盈利且營收2000萬,3是市值不低於2億,近一年營收不少於2000萬,經營現金流不少於200萬,4是市值3億,近一年營收不少於2000萬,5是市值不少於6億元,總資產不少於6000萬元,淨資產不少於4000萬元。沒有盈利要求,總之這些條件,就是為了留住那些已經是10億美元的獨角獸,但是仍然巨虧的科技類企業。
第四,科技創投風險極大,如果放任市場投資,那麼最後投資者會損失慘重,特別是巨虧企業上市,所以這個事不是鬧著玩的,昨天證監會也明確表態,鼓勵投資者通過證券投資基金參與科創板,意思已經十分明顯了,還是會參照新三板設定門檻,但會不會有新三板500萬的門檻那麼高?估計不會,但至少也要把一般投資者擋在門外。根據前段時間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的講話,他說資本市場個人投資者已達1.38億,其中95%以上為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也就是說科創板應該至少50萬門檻起,這樣就能擋住95%的投資者參與。
第五,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創業板要被遺棄了,還有人總結段子,說老大沒養好,準備重新生個二胎,其實這種聲音一直都在,大家只是缺乏經驗而已。2009年創業板開板的時候,大家都說中小板完蛋了。要生二胎了,2015年新三板開板的時候,又說創業板完蛋了,新三板才是中國的納斯達克。但結果中小板2015年該漲還是漲,而新三板也沒能替代創業板,反而自己把自己玩殘了。而且殘的已經快玩不下去。所以沒那麼悲觀,就像我們剛才說的,科創板必然有投資門檻,而設定門檻後,交投活躍度將大幅降低。少了散戶的參與,科創板的未來還極其不確定。
第六,即使科創板來了,也只是一個市場指數而已,他會在主板,二板之後,能上創業板的企業還是會努力往前擠,畢竟他們更喜歡流動性。具有流動性的殼也更值錢。如果只能賣給基金,面對的全是機構投資者,那就太虐心了。大家可以參考新三板,新三板也有基金參與交易,但是始終成交量起不來。
綜合來看,沒必要悲觀也沒必要樂觀,他只是多了一個指數而已,股市投資長期看還是要靠價值,只要企業在賺錢,那麼市場就會不斷增長。創業板市值已經4萬億,是A股的10分之一,沒那麼輕易被遺棄的,而且從整個板塊看,中國目前的高端製造,高科技,新材料新技術企業都凝結於創業板之中,所以大家放寬心,我們還是對創業板的未來比較看好,科創板只是創業板高風險的部分進行有效補充,而不會替代創業板的作用,就像網際網路只是經濟的潤滑劑和驅動力,但他不會是經濟的全部一樣。相反,科創板增量試點註冊制,那麼反而是個好消息,也就是說頂在中小創頭上的註冊制壓力,暫時解除了,這也算個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