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9-06-29 11:01:13作者:調查清樣
【看中國2019年6月29日訊】前日,和幾個朋友相聚晚餐,點菜時發現菜單上打滿了「補丁」,菜品圖例或整體被貼上封條,或者在名稱處修修補補。估計店員對客人初見此種情況下流露出的大惑不解早有心理準備,不等發問便主動解釋,大家這才明白原來菜名也被責令整改。由於事發突然,飯店還來不及重新製作菜單,只好先用白紙條這麼一整。
細看後發現,改菜名的標準與改地名思路大體相當。最近對地面的清理主要是針對「大洋怪重」,不規範地名類型主要包括崇洋媚外、刻意誇大、與規劃不符、通名專名不分、封建色彩和怪異難懂等。改菜名呢,首先也是修改對菜品的形容。
比如,健康燴菜,需要把「健康」去掉,成為燴菜;健康素食,成為素食;養生靚湯王,去掉「養生」,好在還保留了「王」和「靚」,否則這一欄就得精簡稱最直白的:湯;爆炒有機菜花,「有機」被打上了叉叉;藥膳鴿子,只能是鴿子;像雪蛤、佛跳牆之類的則不用改名字了,因為直接被封禁不許再有。
這麼一整,喧嘩的飯店也似乎突然寂靜了,連有人悄聲的嘀咕都聽得很清晰:「以後,是不是出門都得考慮一哈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