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時不時的在各地爆發,讓人不禁有自危之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流感時不時的在各地爆發,死亡人數又不時出現,讓人不禁有自危之感,紛紛把口罩戴起來。
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讓五千萬以上的人喪生。歷史上不論在哪個地方,翻開一頁頁的抗瘟疫血淚,無不令人辛酸。中國歷史上有不少抗瘟疫的醫家,如:清朝的吳又可,一生從事中醫傳染病學研究,著有《瘟疫論》一書,給後人研究瘟疫的治療方法,留下許多蛛絲馬跡。
每次疫病的特點都不同
余師愚,清代乾隆年間醫家,中年時,父親感染時疫,被人誤診而亡,乃歸里奔喪,檢視父親所使用過藥方,令其重新思考疫病治療的方向,同時也參考了《瘟疫論》的學說。隨後京城大疫,四門不時有死人抬出,余師愚勇敢地前往京城觀察,發現病人皆出現表裡俱盛的火熱實證,如:高熱汗出、大渴飲冷、口乾咽痛、頭痛如劈、乾嘔狂躁、神昏譫語、吐衄發斑、四肢抽搐或厥逆、舌絳唇焦等。
當時,許多大夫仍是遵從張仲景傷寒方治,所用藥不夠全備或溫燥,不知變通。余師愚觀後多有感慨,回家思考後,創立了歷史上極為特殊的名方——「清瘟敗毒飲」,此方所用藥物有:生石膏、生地、犀角、川連、梔子、桔梗、黃芩、知母、赤芍、玄參、連翹、竹葉、牡丹皮、甘草等,略懂中醫藥之人皆可知,此方是集寒涼之大全。分析一下,有《傷寒論》白虎湯、《外臺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藥地黃湯、《外臺秘要》引《崔氏方》之黃連解毒湯,三方合而為一,並把這次疫病的特點用「燥疫」來形容,非重用清熱解毒不為功。他大大推廣了這個方子,救人無數,這令人不可思議的超級寒涼的藥方,瞬間就這樣傳播開來了。
余師愚所創立的「清瘟敗毒飲」,用藥劑量很重,還分成大劑、中劑、小劑。大劑單位藥都是好幾兩,如:石膏重至八兩,聞之令人咋舌,但偏偏在病人身上就是能救活,一般人卻別去嘗試,試了就完蛋。疫病本來就是極重病,重病不用重劑,如隔靴搔癢、羽毛搧涼,不起作用。但是每次疫病的特點都不同,例如:近代醫家蒲輔周就用簡單的白虎蒼朮湯(知母、石膏、蒼朮、甘草),治好當時所謂的「溼瘟」,可說是救人無數。
上蒼警世人類
當瘟疫來時,不管是甚麼身分地位、家財萬貫,又如何保養自身,都不是護身符。(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當瘟疫來時,不管是甚麼身分地位、家財萬貫,又如何的健康保養自身,都不是護身符,該得的還是會得,瘟疫自己會找上門。但是有些人就偏偏可以躲過劫難,沒受閻羅王的召喚。
人類近代的劫數可說是越來越多,剛過了一個,又來一個,每次的瘟疫要折騰多久,沒有人知道。或許災難就是上蒼在警世人類,要好好的自我反省--哪裡做錯了。具有良善心腸的人,或能得到上蒼的眷顧,說不定比較能逃過劫難,因為惡有惡報,不是不報,這是天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