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已經證實了中醫理論的正確性。
古代中醫認為,太陽與地球的變化,使人體的臟腑在一天12時辰(24小時)也相應產生不同的變化。人應該順天時而行,才能保持健康。幾千年後,現代科學證實了中醫理論的正確性。
「晝夜節律」和「生物鐘」
三位科學家傑弗里・霍爾(Jeffrey C. Hall)、邁克爾・羅斯巴克(Michael Rosbash)和邁克爾・楊(Michael W. Young)因研究「晝夜節律的分子運作機制」,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諾貝爾獎官網說,這一發現,將對人類的健康帶來深遠影響。
什麼是「晝夜節律」?就是人類、動物和植物會隨著時間的變換,出現不同的生理和行為變化。晝夜節律是由體內的「生物鐘」操控的,它可以測到白天和夜晚的循環,將生理功能調整到最佳狀態。
西方對「晝夜節律」的研究始於1971年,當時有兩位研究果蠅的科學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有幾隻果蠅的生理機制出現了異常,有的把一天24小時當成了19小時,有的當成了28小時。科學家們發現,引起這些變化的原因,是它們的基因突變導致的。科學家在這些果蠅的X染色體上鎖定了突變的基因,取名為「週期(Period)」。
霍爾、羅斯巴克和楊三位科學家在此基礎上分離出了這種基因。他們發現,該基因之所以能控制生物鐘,是因為它能製造出一種夜裡增多、白天減少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產生的機制就像細胞裡的發條,調節著細胞工作的節奏。而人體也是這樣一種機制。
據研究顯示,人體內有兩類生物鐘。一個是位於下丘腦內的「中央生物鐘」,起總指揮的作用。人體還有許多「外圍生物鐘」機制,分佈在全身,不同的外圍生物鐘控制著不同的生理功能,它們既保持獨立運作又與所有的生物鐘和諧地同步運行。
十二時辰養生法
人體的生理現象和晝夜節律的關係,早在幾千年前中國古代《黃帝內經》等中醫典籍裡,就已經有過詳細記述。中醫認為,人體有十二臟腑,分別是膽、肝、肺、大腸、胃、脾、心、小腸、膀胱、腎、心包和三焦。十二臟腑會隨著太陽與地球的變化而產生相應的變化,與十二時辰(24小時)對應,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臟腑「值班」。
根據十二時辰養生法,中醫認為,午餐要營養豐富。
根據十二時辰養生法,中醫認為,午餐要營養豐富,因為下午1~3點對應小腸經。小腸需要吸收營養,將精華輸送全身,廢物送入大腸。而下午3~5點間,是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時間。因為此時對應膀胱經,飲水可以補益膀胱,利於人體雜質排出。
晚11點~凌晨1點,是人體陽氣潛藏的時候,在這時入睡可養護陽氣,使人在第二天醒來時充滿活力。而凌晨1~3點,是氣血集中在肝經的時候,熟睡可以幫助肝排毒。超過這個時間不睡或者常被吵醒,就容易損傷肝經,造成眼睛發乾、頭暈和盜汗等徵狀。
很多人沒有午睡的習慣,但中醫認為,中午11~1點是心經最旺盛的時間,短時間的小憩,甚至5分鐘閉目養神,都對心臟有好處。
下午3~5點間,是一天中喝水的最佳時間,也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黃金時段。(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對於學習、工作的人,下午3~5點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黃金時段。此時對應的膀胱經是一條可以走到頭頂的經脈,氣血也隨之上升到腦部,所以古人講「朝而授業,夕而習復。」就是指早上學的東西,應利用這個時間段強化記憶。
「晝夜節律」即人們俗稱的「生物鐘」。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生物鐘」可以影響人的睡眠、體溫、血壓、激素水準和新陳代謝等行為及生理功能。如果人們的生活規律長期和生物鐘不符,會增加罹患癌症、神經疾病、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的風險。
中國古代先賢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人體應根據時辰變化來保養相應的臟腑及治療各臟腑相關的疾病,並通過「晝夜節律」獨創出一套完整的時辰養生理論。當今的科學發現,不過是再一次驗證了中醫養生理論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