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君子標準也體現了「真」。(繪畫:志清/看中國)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認為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如果站在善惡有報的天理角度看問題,「人而無信」,是沒有做到「真」,違「真」有惡報,不違「真」有福報。
恪守信用是「真」
徐少漁是錢塘人,光緒庚寅八月初,他向彝齋借了一百圓銀幣,沒有立借據,只口頭約定一年以後如數償還。第二年八月初,徐少漁病倒了,危在旦夕之際,躺在病榻上的他一直喃喃自語:「還錢的時間快到了,我如果死了怎麼辦啊?」 其妻聽後對他說:「你借的錢沒有借據,沒有履行約定的必要, 你就不要愁了。」徐少漁說:「他因為相信我,所以才沒要借據,我怎麼能自己不守信用呢?」
於是讓妻子將家中的一柄玉如意和兩件狐裘拿去賣了,共賣了九十銀圓,又從別人那裡借了十圓,終在約定 的日期如數償還給了彝齋。沒過幾天,徐少漁的病痊癒了。
仁義之事是「真」
清代蔡振紳《八德須知》裡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
隋朝時代,有個叫辛公義的人,在岷州做刺史。當地有個不好的風俗,只要有人生了疫病,不管會不會傳染,全家的人都躲避開,沒有人去照看,一點都不講孝義。因此,多數生了疫病的人,都因缺乏照顧,最後自生自滅,孤獨死去。
辛公義刺史,到任後,決心改掉這個地方的壞風氣,就下了這樣一個命令:「凡是得了病的人,一律派人用轎子抬到衙門裡,然後由官府請醫生精心醫治。」
等病人醫好了,辛公義就叫他們的家人和親族接回去,並意味深長地對他們說:「假若這個病真會傳染,那我早就死了,我怎麼還會站在這裡跟你們說話呢?」那些人都很信服他的話,對他感激涕零。從此以後,那種不顧病人的壞風俗,也不攻自破,慢慢銷聲匿跡。因為他救活了很多人,全縣的百姓,都感激地叫他「辛慈母」。
行仁義之事,講孝道,同樣也體現了「真」。祖逖獲得百姓的敬重,辛公義被全縣百姓感激的稱為「辛慈母」,何嘗不是福報的體現?!
人經常講「真性情」,很多人不知其意。古人的君子標準:仁、義、禮、智、信,裡面也體現了「真」,人能做到這個標準,就是「真性情」,人行於天地間,自有浩然正氣盪胸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