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的經濟繁榮必定引發泡沫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1月27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在研討會上表示,金融風險越來越高,虛假的經濟繁榮必定引發泡沫化。武漢肺炎疫情再起,中國經濟前景不明。
1月26日,據《21世紀經濟報導》等多家媒體報導,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在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主辦的研討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槓桿率上升得非常快,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國宏觀槓桿率上升25個百分點,是2009年以來升幅最高的一次。槓桿率大幅上升,自然會導致未來的金融風險。
馬駿表示,地方政府為了自己的政績而習慣層層加碼,把地方的GDP目標訂得很高。這種靠借錢來投資拉動GDP比其它方法當然比較容易,但因此也加大了隱性債務的金融風險。一般認為,高負債的初期或許可以創造經濟繁榮的「奇蹟」,但長期來看,虛假的經濟繁榮必定引發泡沫化經濟。
官方把GDP作為考察地方官員政績的一項主要指標的做法長期以來受到了輿論的廣泛批評。為了拼湊經濟高速增長的數字,地方官員們弄虛作假,給中國的江河湖泊造成了大規模的污染,也給人民的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
馬駿提到,有些領域的泡沫已經顯現。他舉例,2020年,中國幾個主要的股市指數都大幅上升,接近30%,在經濟增速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出現如此牛市,不可能與貨幣無關。另外,最近上海、深圳等地房價漲得不少,這些都與流動性和槓桿率的變化有關。
在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之下,中國央行實施超寬鬆貨幣政策,去年新增人民幣信貸近2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歷史新高。但是,信用擴張放緩對經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銀行業不良貸款不斷增多。
1月12日,中國央行發布的2020年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社融)統計數據顯示,全年人民幣貸款增加19.63萬億元,同比多增2.82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4.86萬億元,比上年多9.19萬億元。
分項數據中,居民戶貸款同比少增824億,其中短期貸款和中長期貸款分別同比少增493億和432億,一方面反映出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民眾消費意願減弱;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房地產調控收緊拖累民眾購房意願,後續房地產銷售和投資或將承壓。
信貸社融與廣義貨幣供應量(M2)增速維持高位相呼應,M2增速較高,通常表明市場流動性充裕。截至2020年12月末,M2同比增長10.1%,比上年同期高1.4個百分點,M2增速連續10個月保持雙位數增長。
從信貸社融的結構看,去年銀行信貸、政府債券是支撐社融高增長的主力。
但考慮到開年後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信用風險陰雲亦未遠去。江海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屈慶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該因素將繼續拖累中低端服務業表現,延後貨幣政策退出節奏。
社融存量增速的連續下滑也印證了拐點的到來。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整體上看,金融數據延續了前一個月的下行勢頭,顯示「寬信用」進入退潮期。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機構和學界一直認為上述數據含有水分。
寬鬆的貨幣政策給金融系統帶來了風險,中國銀行業不良反彈壓力驟增。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於去年8月表示,預計2020年中國銀行業將處置3.4萬億元的不良貸款,而且2021年將面臨更大數額。
根據國際金融業標準和中國金融監管部門對銀行業的監管要求,中國的銀行將急需注入大筆資金作為不良貸款準備金以防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而籌資困難會讓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本就利潤銳減的銀行業面臨雪上加霜的困境。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張斌撰文認為,通過消除高盈利背後的不合理成分,銀行可以向實體經濟部門讓利近萬億,同時能夠緩解地方債務壓力和降低銀行不良貸款風險,金融行業的效率也會改善。
大量依賴銀行貸款從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方式形成了地方政府和商業銀行之間的「雙贏遊戲」,地方政府獲得了大量資金,商業銀行獲得了高額利潤。但是,所謂「雙贏遊戲」潛藏了巨大的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