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李克強表示保住就業就是底線。(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3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後,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配重點任務,表示保住就業就是底線。不過中國經濟下滑,COVID19疫情導致失業人員增加,都對增加就業不利。
中國國務院官網3月16日發布新聞稿,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政府工作報告》重點任務分工。
會議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8個方面44項重點工作分解到國務院部門和有關地方,明確責任和完成時限。「服務業、小微企業和一些地方經濟恢復仍面臨不少困難,」李克強說。
李克強又強調,財政、金融等政策都要圍繞增加就業協同發力。加強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和服務。「只要把就業保住,我們的心裏就有‘底’,經濟就能穩得住。」
此前在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後,李克強出席記者會並答記者問。
CNBC記者提問:中國就業質量和收入有什麼明顯的變化,中方將採取什麼具體的措施改善這種狀況?
李克強稱,就業對一個國家、對一個家庭可以說都是天大的事。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發展之基,也是財富創造的源頭活水。
李克強說,「今年我們的就業壓力仍然很大,城鎮新增勞動力約14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909萬人,創歷史新高,還要保障退役軍人就業,還要為兩億七八千萬農民工提供打工的機會。」
李克強還說,「中國的靈活就業正在興起,已經涉及到兩億多人。」
中國國務院在2020年7月31日發布名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的文件,稱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
並且鼓勵個體經營發展,「鼓勵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
中國經濟受COVID19疫情衝擊,企業破產員工失業的情況各地比比皆是,在去年6月份,官媒開始宣傳「地攤經濟」:「下班擺地攤,一天掙一千」、「每名城管要拉三名商販,領導帶頭拉五個」……
可以說,靈活就業是顆煙幕彈,也成為修飾失業率的「好方法」。
另外,中國國務院辦公廳印不久前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落實。目標任務是到2025年,鄉村人才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文件中15次出現「引導」字樣,例如,「引導城市人才下鄉」、「引導各類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引導鄉村人才增強力爭上游、務農光榮的思想觀念」。
並且,各大官方媒體及官方學者也紛紛為重啟「上山下鄉」運動造勢。例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下屬的中國歷史研究院在2020年12月22日刊文稱,「上山下鄉」運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壯舉」;北京大學教授於鴻君也發文呼籲政府重啟「上山下鄉」;中國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稱,應屆生到城鄉社區創業換言之就是到基層工作。
面對經濟不斷下滑,以及COVID19疫情,北京當局先後出臺「六穩」、「六保」政策。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可見就業是重中之重的問題,也凸顯COVID19疫情對中國就業市場的打擊。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去年底表示,中國的失業人口恐怕高達上億人,明顯高於官方的統計數字。
姚洋接受騰訊財經採訪時說,儘管中國受疫情直接影響的時間較短,但它對國內經濟的衝擊仍然很深。有很多中小企業、特別是服務業企業被迫關門。而對於這些利潤微薄的企業來說,關門後再想重開有相當大的難度,其中的一些企業恐怕永遠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