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有史以來首次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9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9月9日,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正在面臨13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壓力,北京當局對此很焦慮,一個例證是,有史以來首次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有史以來首次動用了戰略石油儲備
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9日公布了8月份經濟數據,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與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剪刀差」再度擴大,其中,豬肉價格下跌影響食品價格,令CPI同比漲勢放緩,而PPI則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工業原料供應偏緊的助推下,同比漲幅創下13年來新高。
數據顯示,8月份的PPI同比上漲9.5%,這是2008年以來的最大漲幅。這個數字高於專家們預期的9.0%和7月份的9.0%。從環比看,PPI的增幅為0.7%,今年1到8月平均比去年同期上漲6.2%,工廠的採購價格上漲8.6%。
2021年1至5月,PPI同比漲幅從0.3%直線飆升至9.0%,此後至今同比漲幅一直居高不下。
最近幾個月,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暴漲,對許多中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帶來嚴重影響。同時由於供應緊張,中國煤炭價格本週創下歷史新高,許多依賴煤炭的地區都開始採取新一輪的緊縮措施。
與PPI的強勁上漲形成對比的是,8月份的CPI表現溫和,同比上漲0.8%,漲幅比7月回落0.2個百分點。帶動8月CPI下滑的主因是豬肉價格大幅回落44.9%。
CPI和PPI之間呈現的「剪刀差」給北京當局在政策選擇上出了個難題。中南海決策層面對經濟明顯放緩有意加大刺激力度,但是,又擔心擴大基建投資將會推高上游價格,給中國經濟復甦增加新的困難。
並且由於豬肉在CPI中的權重較高,CPI溫和並非是物價下降。
據《路透社》9月9日報導,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PPI與CPI剪刀差達到8.7個百分點,再創數據以來的新高,但從結構上可以發現,PPI向CPI傳導不暢,主要由於以豬肉價格為代表的食品價格的回落所致,而非食品價格已上漲。
他並指出,原材料價格上漲、價格傳導不暢仍將對企業形成衝擊,政策上仍要做好宏觀政策的跨週期調節,繼續實施大宗商品保供穩價措施。
德國商業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周浩認為,CPI數據表明下游不行,PPI卻一直較高,政策上相對比較難辦:一方面想刺激需求,另一方面擔憂刺激需求進一步推高上游價格,尤其是刺激基建投資的政策,「看三季度GDP表現吧,GDP不好的話應該還會有進一步的定向支持政策。」
這意味著北京當局很焦慮,處於進退兩難的困境。力圖控制原物料價格,卻難擋價格漲勢。為了「維穩」物價,要釋放國家戰略儲備。
中國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宣布,將分批向國內煉油和化工企業發放石油,以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釋放的國家儲備原油則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投放市場,穩定供需,保障能源安全。
有媒體認為,北京當局此次被迫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凸顯對通脹壓力感到焦慮。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過去1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歷來很少公開談論其龐大的戰略石油儲備,儲備管理部門也沒有具體說明將釋放多少石油。
由於這是中國首次公開宣布動用戰備石油,Energy Aspects的Sen說,北京當局對通脹極度焦慮,以致一直發布多項原材料的戰略庫存,穩軍心。Sen預估,中國未來每次拍賣的原油數量最多為1000萬至1500萬桶。
《金融時報》指出,為了穩定物價,中國除了釋放儲備原油外,在過去的2個月裡,至少釋放了3次工業物料的國家儲備,包括銅、鋅和鋁在內多種金屬,加大力度遏制商品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
中國CPI指數構成及統計方法 豬肉價格影響最大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縮寫作CPI),在經濟學上,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以百分比變化為表達形式。它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CPI往往是市場經濟活動與政府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CPI穩定、就業充分及GDP增長往往是最重要的社會經濟目標。
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調查涵蓋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它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採用抽樣調查方法抽選確定調查網點,直接派人到調查網點採集原始價格。數據來源於中國31個省(區、市)500個市縣、8.8萬餘家價格調查點,包括商場(店)、超市、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和網際網路電商等。
CPI又被戲稱為「China pig index」,CPI覆蓋約700個代表性的商品品種。食品類在2016年以前佔比大致在1/3左右,2016年調整之後佔比1/5左右。而單純豬肉這一項,在CPI權重佔比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