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1年10月12日訊】再過一年就是中期選舉了,美國政壇現在戰火瀰漫,還不是中期選舉的選戰,而是執政的民主黨內部的混戰,內戰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左傾,這是今天的話題。
拜登執政九個月,他倡議的讓美國生活環境更好,貧富差距減小沒有做到,民主黨內戰倒是打得不亦樂乎,激進左派和溫和派在5萬億政府開銷問題上涇渭分明,各不相讓。拜登的政治遺產可能都要搭進去,明年中期選舉民主黨的表現都得搭進去。上個週末一萬五千億的基建方案通不過,三萬五千億的大開銷方案也跟著高高掛起,民主黨佔據了白宮和參眾兩院,法案過不去明顯是內鬥的結果,但拜登卻指責是共和黨作梗。參議院已經通過了基建法案,民主黨溫和派主張眾議院趕快投票表決,至少讓拜登有點政績,但五十名激進左派議員抵制,如果三萬五千億大開銷法案沒有個明確的說法和支持,就不會投票支持基建法案,這不是內戰又是什麼呢?激進左派的說法是,他們已經讓步了,因為他們最初的開價是六萬億,而且年初的時候,為了顯示團結,已經投票贊成一萬九千億的疫情救濟法案,沒有獅子大開口,他們已經付出了,現在是要回報的時候。
AOC是左派陣營的急先鋒,她指名道姓批判西維州參議員曼欽,說他被大石油公司收買,任人擺佈,放棄了民主黨的價值觀﹔曼欽反唇相譏,說AOC說話不著邊際,只會鬧分裂。Ilhan Omar是另一位跟AOC相彷的革命同志,她在有線電視新聞臺接受採訪時,說曼欽在重複共和黨的調子,她不明白民主黨內怎麼會有共和黨人。參議員伊麗莎白.瓦倫也是,抨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是個危險的人物,反對他連任。
其實左派就只會鬧革命搞鬥爭,過去有個川普當靶子,現在沒有了川普可不就要內訌麼。川普執政時期他們跟川普對著幹,把自己描述成偉大、光榮、團結的政黨,聯合社會一切力量,用反對警察執法來吸引大都市的年輕人,用反對種族歧視吸引年紀大的信仰宗教的黑人,用統一的醫療保險制度來吸引同性戀和變性人﹔用攻擊川普的為人,用支持墮胎來吸引白領婦女﹔用移民改革吸引西語裔選民,民主黨的做法的確贏得了實際的選票多數,就是川普2016年大勝那年,希拉里贏得的實際選票更多,但她輸了選舉人票。但是,左派雖然人多勢眾,但林子大了什麼鳥兒都有,無法一一滿足各個選民群體的要求,他們沒有一個黨內人士都一致贊同的施政綱領,去年總統大選,拜登陣營有兩個口號,一個是反對川普,一個是美國靈魂,就是沒有政策綱領。
他的競選策略就一個中心思想,川普(特朗普)在防疫上做錯了,他能糾正過來,同時讓美國恢復正常,要修復美國的靈魂。他維持自己是一個溫和中間派的形象,不會像左派那麼激進,在黨內初選中,他打敗了激進的左派,獲得民主黨提名,但是就職以後,拜登越來越向左轉,競選時期他不向左派妥協,上任之後投降了,為什麼呢?難道是左派的政策綱領很得人心嗎?顯然不是,根據Rasmussen九月底公布的民調,如果是現在的民意基礎的話,2024年川普將贏得總統大選的勝利,而且贏面超過10個百分點,如果Kamala Harris還是副總統侯選人的話,川普的贏面會擴大到13個百分點。根據道德與公共政策中心(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上個星期一公布的民調,在中間派選民當中,拜登的支持度比去年總統大選前跌了13個百分點,52%的獨立派選民不看好他,而明年中期選舉的結果,決定在獨立派選民手裡。
拜登上臺後把大政府大開銷作為主打方針,之所以會這樣,因為當初在制定大開銷政策的時候,民調顯示美國老百姓支持,那當然啦,你向選民承諾提供免費的服務、給好處那當然受歡迎哪,誰不想得便宜呢?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隨著政策細節的披露,選民逐漸明白了,天上不會掉餡餅,得到多少得付出多少,甚至付出的更多,但拜登政府一言既出、四馬難追,又被左派劫持著,如今騎虎難下。拜登在政壇折騰了幾十年,當了一輩子的政客,他應該明白這個道理,當總統的要推動什麼改革,沒有足夠的民意支持是不行的,在參眾兩院沒有大幅度領先優勢是行不通的,而拜登兩者都不具備,那為什麼還要一意孤行?根據小布希政府期間的政治顧問Karl Rove的說法,有這麼三個原因:第一,民主黨沒招了,克林頓、歐巴馬、到希拉里敗選,傳統的民主黨領導層已經沒有施政綱領,也也失去了自信和能量動力,而這個真空就被激進左派佔據,民主黨領袖無法在前面引路,只能看大潮流往哪兒走,自己衝到前面帶路﹔第二,各地選區劃分的越來越精密,選區內左派選民的比例越來越大,雖然沒有足夠的人數,但已經多到能夠影響黨內初選的地步,因此中間派不敢得罪左派﹔第三,拜登當了一輩子的政客,特別是當了八年歐巴馬的副總統,從來就不是矚目的焦點,也不是粉絲追捧的目標,現在當總統了可能希望獲得支持者打心眼裡的熱愛,希望有像明星般的感覺。
也許是這樣吧,民主黨內部混戰,川普可能受益。
謝謝您收看東方縱橫,如果您覺得我講的有道理,請幫助轉發推薦,也請留言,如果您還沒有訂閱,請點擊訂閱鍵,再次感謝您收看東方縱橫,我是東方,咱們下次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