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官媒開始渲染送外賣的前途。(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2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在中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今天,官媒開始渲染送外賣的前途,先是銀行行長轉行送外賣,現在又是名校畢業生做外賣騎手,一路晉升為區域經理,年薪四五十萬。不過,對這碗雞湯,網友們並不買賬。
官媒渲染送外賣的前途
據中國官媒《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現年41歲的李偉,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後順利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
2016年公司因變故裁員,35歲的李偉失業了。後來,在父母幫襯下,李偉在上海西站附近開了一家燒烤店。每天起早貪黑,每個月到手也就一萬元(人民幣,下同)。他在與外賣騎手攀談中瞭解到,他們跑單的收入並不低,每個月平均能拿八九千元,收入上萬元的也不少。故而動了跑外賣的心思。
報導稱,李偉從最基層的外賣騎手開始,第一個月拿到了6900元,之後每月遞增,最終也成了站點的「跑單王」。
2017年,月入過萬的李偉開始焦慮:35歲還能送外賣,45歲以後怎麼辦?「我看到站長時不時有幾千元入賬,不用親自跑單,福利也更好。」所以他也要進入「管理層」。
於是他在日常跑單之餘,向站長學習基礎的運力調配工作。2018年過年期間,站長放假回家,他主動承擔「代理站長」的值班業務,取得不錯的成績。同年3月普陀區新增一個配送站,李偉經推薦成了新站點的站長。
此後李偉「一路開挂」,2019年晉升為服務商區域經理,2020年晉升為服務商上海城市經理。目前他負責服務商在上海市的配送業務,直接管理20多位區域經理,年薪也漲到四五十萬。
李偉認為,他的成功經驗可以複製,送外賣的不僅收入穩定,也可以迎來事業的第二春。
報導稱,相關調研顯示,45%騎手將「晉升為站長、配送經理」作為自己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有8%騎手期待日後「成長為物流服務商總裁」。在相關部門的扶持和平臺的探索下,目前外賣騎手的晉升之路已經初步打通。「目前的趨勢是騎手選拔做站長,半年到一年就可以晉升。」
報導還給出外賣平臺「餓了麼」2月14日的微博數據,稱去年有1877位藍騎士晉升為站長、隊長。其中,475位騎手晉升為站長和隊長,1402位騎手成為儲備站長和儲備隊長。
據《中國基金報》報導,新華網微博轉發了江蘇一名年過50歲的銀行行長,在下海創業賠光全部積蓄200萬時,重新找工作當外賣騎手,一個月跑1500多單,入職4個月就當上了配送站長的「勵志」故事。
如此「積極」的雞湯故事,無疑會給眼下的失業民眾一份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強心劑吧,但網友們卻不買賬。
有網友怒道:「為了帶節奏可以人不要臉樹不要皮!」「這種雞湯越多,說明什麼?失業的背後是你自己不夠努力(與政府無關)。」「無恥到了極點!」
當局宣傳「靈活就業」 美化失業
近年來,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日益嚴峻,官方出臺多個大學畢業生創業平臺以增加就業,但成效甚微,尤其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大、千萬大學畢業生即將走向就業市場之際,當局出臺的政策更顯得力有不逮。
據中央社報導,官方數據顯示,到2021年7月最新一屆高中、大學院校畢業生步出校園時,中國16到24歲者的失業率高達16%,顯示這些畢業生面臨畢業後就業難,農村青年進城找工作也難,投入「靈活就業」領域的人數大增,競爭轉趨激烈。
同時,中國人力仲介業者調查顯示,2021年能提供「靈活就業」的職位中,「普通工人」佔約45%,其中包括一線作業員、建築工、服務業從業員、清潔工、保全、幫佣、建物管理等。這些行業不需要太高學歷,但同時對大學生來說也缺少吸引力。
「靈活就業」一詞見於當局的官方文件,實際上就是自由職業者或半失業的代名詞。由於中國近2年來受疫情影響,眾多企業倒閉、裁員,不少人因就業不易轉而投入網約車、送外賣等自由職業,使「靈活就業」一詞被普遍視為官方對「失業」的美化用詞和卸責話術。
官方日前宣布,截至去年底,全國「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此舉又被官媒渲染為「年輕人主動選擇,無需過度憂慮」。對此,臺灣中華經濟研究院WTO研究中心副執行長李淳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表示:「所謂靈活就業到底是自願還是被迫?它現在講的是大家都是自願選擇這樣的工作形式,但是裡面一定有相當程度就業、從業人員是被迫選擇,因為公司只提供這樣的機會。」
李淳認為,官媒吹捧 「靈活就業」是其善用的卸責話術:「前幾年也發生過,中國農業部發了一個數據說什麼幾百萬農民工返鄉、返家創業,實際上就是因為失業的原因。所以實際情況通常會比數據要來的再嚴峻一點。」
中國網友也諷刺說,「靈活就業就等於隨時失業」、「又喪事喜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