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孟子的仁中有忍。(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忍學書籍《勸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許名奎,書成於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勸忍百箴》共計一百篇。其內容包括忠孝仁義、喜怒好惡、名譽權勢等多個方面。全書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傳達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
《勸忍百箴》一書中《仁之忍》部分內容
古訓嘉言可以作為今日之借鑒,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本篇筆者為讀者介紹《勸忍百箴》一書中《仁之忍》的部分內容。孔子和孟子的仁中有忍。
【原文】仁者如射,不怨勝已;橫逆待我,自反而已。夫子不切齒於桓魋之害,孟子不芥蒂於臧倉之毀。人欲萬端,難滅天理。
[大意]有仁德的人好比射箭,先端正自己的姿態然後射出箭,不去怨恨比自己強的人。如果他人用粗暴的態度對待自己,那就自我反省,看看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孔子不怨恨桓魋對他的傷害,孟子也不計較臧倉對他的詆毀。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真的是慾壑難填,但是天理是無法被泯滅的,人的慾望在天理面前何其渺小。
【原文】彼以其暴,我以吾仁;齒剛易毀,舌柔獨存。強恕而行,求仁莫近;克已為仁,請服斯訓。
[大意]別人依恃其暴虐,但我卻依靠我的仁義。牙齒雖然堅硬,但卻容易壞損,舌頭雖然柔軟,但卻能保存更長久。盡力去做寬恕他人的事,在求仁的旅途上這是最近的捷徑了。要克制自己達到仁慈,請信服這條訓誡。
筆者介紹一下《仁之忍》中提到的兩個真實典故:「夫子不切齒於桓魋之害」和「孟子不芥蒂於臧倉之毀」。
1.孔子不切齒於桓魋之害
桓魋,又稱向魋,子姓,東周春秋時期宋國人。桓魋任宋國主管軍事行政的官——司馬,掌控宋國兵權。他是宋桓公的後代,深受宋景公寵愛。
孔子周遊列國到了宋國。孔子與宋景公原係同宗同族,宋景公知道孔子是天下聞名的聖人,門下有許多的文武兼備的弟子,如果他們能長期留在宋國做事,便可使宋國受益。宋景公準備迎接孔子的到來。
桓魋非常討厭孔子,怕孔子師徒來後會影響他的權勢,桓魋後來竟帶領人馬去殺孔子。
孔子來到了宋國,在一棵大樹下,和弟子們一起演禮。桓魋很想殺掉孔子,先派兵包圍,再拔掉大樹,情勢非常危急,孔子變裝準備離開。此時弟子們驚慌失措,催促孔子趕緊逃命,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孔子心中從容鎮定,無憂無懼。
孔子本身德行合於天地,又合天意周遊列國推行仁道利益天下蒼生,桓魋再兇惡,豈能與天對抗,加害孔子?懷仁行德的人,自有上天護佑,仁者無畏,這樣的仁者往往能夠逢凶化吉。孔子最終逃離了宋國。
2.孟子不芥蒂於臧倉之毀
臧倉,戰國末年魯國人,魯平公的男寵,曾向魯君進讒詆毀孟子,使其不接見孟子。
魯平公將要出門,他的近臣名叫臧倉的問他:「過去君王出門,一定告訴下屬到什麼地方。現在車馬也準備好了,而我們還不知道您要到哪裡,我大著膽子問一問。」魯平公說:「我要去拜訪孟子。」
臧倉說:「您為什麼不顧身份,去看一位老百姓呢?認為他是賢人麼?禮儀是由賢人制定的,可孟子辦母親的喪事比辦父親的喪事還要隆重。大王還是別去看他吧!」魯平公說:「好吧。」
孟子的學生樂正克進來見魯平公,問道:「君王為什麼不去見孟軻呢?」魯平公說:「有人對我說:『孟先生辦他母親的喪事比辦父親的喪事還隆重。』所以就不去見他了。」樂正克說:「君王所說的更隆重是指什麼呢?他父親去世時用士禮去埋葬,可母親去世時用大夫禮去埋葬;父親去世時用三個鼎,母親去世時用五個鼎,君王是指這個嗎?」魯平公說:「不是的。是說棺材及壽衣的華美上。」樂正克說:「這並不是母喪更隆重,是前後貧富不同啊。」
樂正克拜見孟子,說:「我把您推薦給了魯君,魯君準備來見您了。有一個近臣叫臧倉的詆毀您,所以魯君最終沒有來。」孟子說:「他來或許有人讓他來,他不來或許也有人阻止他來。但他來不來,並不是人為的力量決定的。我沒能見到魯君,是天意呀。臧家的年輕人,怎麼能讓我見不到魯君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