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憂的糧食危機正在發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4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堅持實施嚴厲的「清零」防疫政策,輕則管控,重則封控。然而春耕是保證糧食收穫的重要步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擔憂的糧食危機正在發生。
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港臺時間4月7日下午,吉林市召開疫情防控工作第28場新聞發布會,通報省內滯留備春耕農民返鄉具體實施方案。
方案對農民列出諸多要求,如所在區域近7日無新發病例,且其不屬於密接、次密接人員,近7日內至少有3次以上核酸檢測為陰性,持48小時以內核酸陰性證明,返鄉當日抗原檢測陰性等等。
4月6日,吉林省召開全省備春耕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聲稱要打響吉林省春耕生產「保衛戰」。
然而,嚴厲的「清零」防疫政策本身就對春耕產生了抑製作用。
網路流傳一段視頻顯示:在農村田間地頭,一個戴著口罩開拖拉機的農民被攔下,他要到田裡耕作。「防疫人員」說他已違反防疫規定,對他進行口頭傳喚,要他上車,帶回派出所。
河北農村也出現禁止春耕的現象,村民踏出家門即被抓。
吉林省位於中國東北三省黑土地核心區,是重要的糧食產地。2021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800億斤,達到807.84億斤,同比增加47.24億斤,淨增量居全國第二位,總產量穩居全國第五位。
吉林省的春耕,從某種意義上說關乎中國的糧食安全。
疫情對春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清零」防疫政策的第一個影響是人。一旦有疫情,就要限制人員流動。輕則管控,重則封控。
第二個影響是物。春耕需要種子、化肥、農藥和機械等。然而,受制於疫情管控,部分農用物資的物流渠道受阻,影響春耕進度。
中國今年春耕還面臨一個新情況,受俄烏戰爭影響,全球化肥價格上漲。中國國內氮磷鉀三大化肥價格持續上漲,其中鉀肥價格漲幅超過六成。農膜、柴油等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幅,意味著農民要承擔更高的生產成本。
農民有可能為了節約成本,會減少化肥等農資的使用,最終將影響糧食收成。如果春耕又因為疫情被耽誤,今年的收成很難有保障。
習近平擔憂糧食危機
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馮慧蘭撰文《應對糧食價格危機的四條路徑》並指出,各國和國際社會可採取以下四項優先行動:
第一項,保持糧食貿易開放,在汲取經驗教訓基礎上,各國和國際組織必須團結起來,合力履行其保持糧食流通的承諾;
第二項,通過安全網支持消費者和脆弱家庭,在資源捉襟見肘情況下,各國政府應當優先支持最脆弱的家庭;
第三項,扶持農民,擴大生物肥料的研究與應用。與合成肥料相比,生物肥料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更低,可為農民帶去更多可持續的選項;
第四項也是最重要的一項,在滿足急需的同時,必須致力於推動糧食系統轉型。此次俄烏戰爭爆發前,糧食系統已然遭受了多重危機的衝擊。
在2月底,中共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提到,「穩定全年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但是,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2021年1-12月,中國進口糧食16453.9萬噸,同比增加2527.3萬噸,同比增長18.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就糧食問題作出「指示」,例如,在3月7日,習近平聲稱,「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在今年1月8日召開的「清華三農論壇2022」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杜鷹的研究團隊公布研究結果。通過用不同方法計算出中國食物自給率的變化情況,計算結果基本一致,20年間中國的食物自給率已從100%左右下降到目前的76%左右。
食物自給率是表明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指標。
杜鷹團隊計算得出,中國到2035年總的食物自給率,有可能從目前的76%左右進一步下降到6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