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7日,一名工人在中國浙江省東部杭州市的一家工廠焊接車輪。(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16日訊】前段時間,朋友給我分享,在疫情之下,一個河狸家的美容師,從月薪2萬的手藝人,到現在月薪僅有5000元,只能省錢挨日子。作為一個5星級美容師,她的收費從曾經的500-800元一次,變成一次不到300元。
而在網路上,最近傳出了楊麗萍含淚解散演出團隊,拉勾網CEO許單單也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的副業3W咖啡店快開不下去了。其實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據統計,單是2021年,就有32萬家中小企業倒閉。
朋友問我,相比於實體經濟,PEVC應該還可以吧?
我苦笑了下。
從今年開年一來,一級市場估值一降再降,很多機構一方面不是融資困難,就是退出困難,另一方面就是找不到好的投資標的。甚至有的機構開始讓員工「上山下鄉」——去被投機構體驗生活,磨煉經驗。
朋友問我這樣的形勢還會愈演愈烈嗎?未來還看得到希望不?在他看來,畢竟我從事私募行業,希望能聽聽我對國內經濟形勢的看法,以便樹立一些信心,挺過這段時間。
我們的經濟到底怎麼了?
其實,經濟好不好,普通老百姓往往最能切實體會。很多時候宏觀數據的變化,也不及日常生活的變化來得真實。但從日常生活中,大家只能感受到現階段的經濟形勢很差,卻很難全局性的說出哪裡差。不妨讓我們簡單盤點下今年一季度後,中國經濟到底發生了什麼?
消費
在消費端,我相信大家的體感是最深的,無論是消費者還是商家,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從消費者來說,伴隨著愈演愈烈的裁員危機,消費端已經出現了普遍的消費降級,最為明顯的例子,便是蜜雪冰城的爆紅(真的好喝),以及高端茶飲的流量枯竭,奈雪的股價暴跌和喜茶的上市受阻。
值得深思的是,在疫情嚴峻和經濟萎靡的背景下,現有的居民槓桿率是否已經達到了最高點?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統計,2021第三季度我國居民的槓桿率達到61.6%,在絕對數值上也已接近美國(78.5%)和日本(66.9%)。
這一定程度上說明,可能有一部分居民不得不依靠信貸,才能在疫情下生存。
從商家側來說,受疫情影響,很多餐飲、展覽、酒吧都是時開時停,商家的各種苦楚,我相信大家總能在網上的各種報導中看到。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個短視頻,拍攝的是黃山景區,因上海疫情防控波及,最誇張的時候,一天的遊客訪問量只有2個(這可是曾經遊客量上萬的黃山啊),而黃山大量的導遊不得不靠採茶為生。
製造業
雖然製造業依然是國內的核心產業,但受疫情拖累,PMI降至26個月以來的新低,4月份財新PMI值為46(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為47.4),從三月份以來,一直處於枯榮線以下,,一般來說PMI值50被認為是經濟強弱的指標線。
對製造業來說,一方面由於疫情因素,招工難,復工難的壓力不斷增加,每月的人工成本依然是一筆不小的固定開支。另一方面,受海外通脹壓力和俄烏衝突等事件,大宗商品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嚴重制約了中小企業的擴張動能。
從融資需求來看,央行公布的工業企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以及製造業貸款需求指數均處於高位,製造業融資需求較為旺盛。這也不難理解,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製造業需要備好糧食過冬。另一方面,也是產業迭代,技術改造的客觀需求。比如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就提出要「提高製造業貸款比重,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
基建和地產
即使到現在,基建和地產行業依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
從基建來說,去年下半年以來伴隨著地方政府專項債集中發行,各地已進行了一定的項目儲備,且把重大基建項目投資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抓手。
而在地產端,無論是因為政策調控,還是金融去槓桿和房地產三道紅線,整體房地產銷售端萎靡,融資端困難。但隨著3月份以來的政策鬆綁,房地產行業估計會得到一絲喘息機會。目前看來,政策主要集中在寬鬆限購、加大公積金貸款支持和降低房貸利率三個方面。這次的地產調控更多的會是「因城施策」,防止房地產再次出現過熱。
出口
從外貿進出口來看,去年對出口拉動作用較強的中間品與消費品,會面臨巨大的滑落,雖然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會有一定韌性,但出口回落的大趨勢應該難以改變。特別是在服裝、配飾和家電等消費品出口上,美國的零售庫存已達到歷史水平。這一點,我相信做跨境電商的朋友,應該會很有感觸。
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直到去年年底,海外疫情嚴峻,導致國內出口業務增長很快,特別是消費品及抗疫消費品的出口上,增長更是一騎絕塵,國內的疫情控制得也相對較好。
因此從宏觀角度看,在外部壓力較小,內部較為穩定的前提下,國內經常會開展結構性改革,以解決現有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所以去年定的5.5%的GDP增長指標,其實是考慮了結構性改革的成本之後,擬定的相對合理的目標。
有的小夥伴就會產生疑問,所謂的結構性改革指的是什麼?不如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我國在世界經濟體的框架中,承擔是一個什麼角色?
用一個詞形容,便是「全球供應鏈中心」。以蘋果為例,全球200多家主要供應商,有半數以上都在江浙滬。
因此,改革開放40年的目標——通過人口紅利,逐步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最終實現全球供應鏈中心,這個目標基本已經完成。以城鎮化來說,國內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而發達國家大約也就在70%左右。
對國家而言,下一階段的目標,便是產業升級和技術升級。因此,所謂的結構性改革,便是通過創新,實現科技和品牌附加值,簡單來說,就是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
而結構性改革是需要犧牲一定經濟增長為前提的。同時在共同富裕,強調效率與公平的大背景下,5.5%的GDP增長目標,給予了結構性改革一定的成本。
但是今年一季度的形勢,卻完全低於預期,在最嚴抗疫的背景下,一季度的GDP增長只有4.8%,各類宏觀研究普遍認為,實現全年5.5%的GDP增長存在很大困難。
正是因為GDP的低增長,導致原本結構性改革的目標,不得不轉變為保增長,保民生。而刺激經濟的方式,唯一的武器,依然是老三樣——放水,放地產,放基建。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央行在降准了,今年一季度的社融(指一定時期內實體經濟從金融體係獲得的資金總額),不僅在1月份創歷史新高,整個一季度都保持高增長,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央媽又開始放水了。
在地產方面,最直觀的體現便是買房政策放寬了。以江蘇為例,蘇州五連松,無錫2連松,南京限購限貸全放,只認貸不認房,貸款結清就算首套。6年之後的今天,房地產又開始了去庫存週期,然而兩年前,還是風風火火的去槓桿。
而在基建方面,我在設計院的朋友非常有發言權,他表示今年響應國家政策,國企基建一下子全上來了,而且不關注成本,才4月出頭,項目數量已經趕超20年全年了。讓他更為擔憂的是,有可能會降低國企事業單位的薪資,用以增加基建預算。
擼起袖子,卻沒法放開干
今年年初,朋友問我啥時候限購政策會寬鬆,我勸他等等應該快了,沒想到一語中的,4月份開始,江蘇就已經開啟了全面放寬。於是乎,他又跑過來問我,現在經濟這麼差,是不是會像08年那樣大放水,那房價不就又要漲了嗎?
其實從2020年開始,有一個觀點——今年是最難的一年,也是未來幾年最好的一年,這個觀點被反覆驗證。但大家有沒有發現,無論是2020年美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大放水,還是現在疫情下的經濟萎靡,無論是外部壓力還是內部變化,央媽的貨幣政策依舊是穩健型。
用大白話來說,就是水龍頭稍微放一點,又不敢多放,所以我將其稱之為,擼起袖子,卻沒法放開干。
過去的十年,我們似乎總結出一個規律,一旦經濟出現萎靡,就實施貨幣寬鬆,資產價格就開始往上漲。這就好比我們靠打興奮劑過日子,覺得過不下去了,便打一針興奮劑。但很可惜的是,隨著疫情這件偶發事件的出現,興奮劑打過了頭,傳統打興奮劑的方式不再可持續。
我們不妨先回顧一下傳統老三樣——放水,放地產,放基建,其刺激經濟的原理是什麼?
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經濟的騰飛,最早便是從代加工業務開始幹起的。趁著人口紅利,將大量的勞動力,從第一產業轉移到成第二產業,逐步實現工業化。而在這個過程中,伴隨的便是人口聚集,人口聚集便產生了城鎮化。
這點類似於戴維斯雙擊,工業化進程的發展,推動了人口聚集,加速了城鎮化,而城鎮化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資源,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外來人口的流入,又進一步鞏固了工業化。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大家都需要買房結婚生娃,需要公路高樓醫院,因此房地產和基建的崛起,確實是國家快速實現彎道超車時,產生的時代紅利。
過去20年,這種傳統老三樣的老路子,用得賊溜。但到了現在這個歷史節點,這種玩法卻走到了盡頭。因為面對不一樣的卷子,這種老套路多少要打個折扣,沒法大放水的背後,是有原因的。
首先,國內的城鎮化已經走到盡頭,一線城市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0%,連發達國家也就大致在這個水平,而在工業化方面,全球供應鏈中心的稱號早已當之無愧,供應鏈體繫在國內已經盤根錯節,工業化在很多行業都已實現,當然,這背後有民營經濟作為毛細血管的一份功勞。
因此老套路的刺激效果可能並不突出,真正的治本方式,還是兩個字——創新。這也是為什麼,這幾年國家一直提及科技創新、數字化、智能製造的核心所在。
其次,老套路雖然好用,但任何一種經濟騰飛的方式,都一定會有負面影響。直白點來說,過去10年,房地產綁架了中國經濟,綁架了老百姓的財富,其實是有一定道理的。「干實體不如買房產」,這種近乎戲謔式的調侃,大多反映了最真實的感受。
由於房地產的騰飛,很大一批人吃到了時代的紅利,導致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我相信一線城市的朋友一定會很有大的感觸,城中村改造成就了一大批土豪,譬如廣州的獵德村便十分出名。而十年寒窗苦讀,兢兢業業工作的高材生,卻為一套剛需而發愁。
西南財大給出的基尼係數是0.6(用以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越高表示貧富差距越大),北大給出的更是達到0.7。國家統計局在2016年公布的是0.46,在2016年後便不再公布。而在國際上,通常把基尼係數0.4作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線。
因此如果繼續大放水,最直接的反應便是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從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角度看,大放水往往可以通過涓滴效應,最終惠及底層,但實際情況很多時候正相反。
比如2020年疫情下,美國史無前例的大放水,財富瘋狂增值的只有那一批富人,無論是股市還是樓市,都賺得盆滿缽滿。而底層人民只能依靠補貼生存。
最後,現有的外部壓力也不允許大放水,由於疫情的壓力,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實施大放水,截至2022年1月31日,美國債務總額首次突破30萬億美元大關,創歷史新高,比美國的GDP總額還高出27%,這導致美國正遭遇近40年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
而更為明顯的標誌,便是美債收益率曲線出現倒掛(指短期債券的收益率高於長期債權收益率),因此很多分析師擔憂美國經濟可能出現滯漲風險,而這種風險通過外貿,便會傳導到國內,形成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壓力。
以大宗商品舉例,無論是一季度由於俄烏衝突導致的原油暴漲,還是青山集團的「妖鎳」事件,都反映出持續性的輸入性通脹壓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年一季度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但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7%,PPI依然保持高位運行,一部分中下游生產製造企業的成本壓力依然不小。
背後的真正危機
如果說經濟萎靡還能依靠刺激的方式來振奮,那麼經濟萎靡背後的危機,則更讓人憂慮。
危機一:國內經濟已與世界背離
一直以來,我們總會認為中美經濟在某種程度上是協同的,環球總是同涼熱。因此很多股民會擔心美國經濟對A股的影響,但因為這次疫情,某種程度上,中美經濟趨勢開始脫鉤,或者說,國內經濟已與世界背離。
正如上文所說,美國經濟由於大放水,正遭遇近40年來最為嚴重的通貨膨脹,於此同時,一季度美國GDP數據公布,環比年化下降1.4%,而此前機構的預期為一季度GDP預計環比上漲1.1%,因此滯脹風險一下子充斥著整個美國市場。
更為重要的是,很多機構預測FOMC在50bp的加息後,會有更為激進的加息策略。畢竟面對高企的債務,每增加25bp的利息,背後都是數以億計的還款利息,因此雷霆萬鈞的加速緊縮,反而是更為明智的決定。
有趣的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面對通脹產生的滯脹風險,感到頭疼是採取沃爾克時刻,還是明斯基時刻。而國內面對奧密克戎的威脅,肯定要執行動態清零的政策,但這種方式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有可能導致消費和投資的繼續萎靡。
所以無論是西方還是我國,避免經濟衰退才是當務之急。
進一步來說,這種不共振的後果,最為直接的反應,便是體現在匯率波動上。由於美聯儲加息,全球資金回流美國,因此美元一直在升值,而國內穩健型的降准,則進一步加大了人民幣的貶值和資金外流的風險。
危機二:供應鏈「去中國化」
除了經濟週期背離的危機外,更為重要的是,全球供應鏈中心的地位,正逐步被撼動,而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40年的根基。
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轟轟烈烈,卻草草收尾,美國並沒有贏,而中國也沒有輸。核心原因之一,便是國內盤根錯節的供應鏈體系,密密麻麻的供應鏈網路,共建了一個極具彈性的保護機制,中國離不開世界,世界也離不開中國。
然而隨著上海疫情的發展,西方世界的供應鏈「去中國化」則逐步開始被提及。上海疫情下的大量工廠停工,不隻影響蔚來、小鵬、華為這些汽車製造商,日本馬自達等公司也因為缺少零部件,不得不停擺生產。這就給了西方「去中國化」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契機。畢竟沒有常規外力,對於製造業來說,大規模調整供應鏈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過一篇文章《上海「斷臂」之殤:供應鏈鐵幕正在落下》,文章提出,日本政府在汽車供應鏈產業上提出了「中國+1」的思路,印尼開始建立鎳產業基地,而越南和印度則成為承接供應鏈轉移的最佳選擇。
在上海不得不關停生產的同時,越南和印度的工廠則開動的轟轟烈烈。根據越南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3月份越南出口環比增長48%,很多工廠訂單已經完全排滿,而其全年GDP預計增幅為6.5%,同時印度2021年的GDP增長也達到了8.9%。
商人總是無利不起早,我們可以看到越南房價今年開始出現了瘋狂的「普漲」,而李嘉誠也開始大規模投資越南。
在疫情的大背景下,逐步將供應鏈「去中國化」,遠比經濟衰退高出一大截風險。
危機三:中小企業倒閉潮
中小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在全球供應鏈體系中承接了重要的位置。很多細小的零部件,往往都是由民營企業加工生產的。換句話說,中國供應鏈體系極具彈性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密密麻麻的中小企業。
根據艾瑞諮詢的報告,2020年我國大型集團的利潤率僅下降0.8%,但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同比分別下降了30%和37%。
根據清華大學朱武祥教授的統計,1400家中小企業調查結果顯示,34%的企業在沒有收入的前提下,只能維持1個月,33%的企業可以維持2個月,只有18%的企業可以維持3個月。
要知道,中小企業不僅承接了供應鏈製造的最末端,也承接了中國GDP的30%GDP和就業人口的80%。如果疫情依然持續發展,中小企業的持續倒閉,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國內的供應鏈體系。
新的加速器會失速嗎?
如果說,前面我們探討的都是現階段國內經濟的無奈與危機,那麼展望一下未來,其實也很難得出一個閃閃發光的預期。
相信看過《天下無賊》的人,一定會記得影片中的這句經典台詞。「21世紀什麼最貴?人才!」,其實國內經濟越是走到這個十字路口,越能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
相比於改革開放初期,很多國企員工也好,政府官員也罷,下海經商,無非要的是膽識和機遇。而經濟發展越到後期,那種傳統製造業或者貿易業的模式,就越難創業成功。
這個時候,往往需要的是創新,無論是在商業模式上的創新,比如泡泡瑪特、名創優品,還是技術上的創新,比如AI技術,智能製造等,才是創業成功和產業生命週期延長的核心所在。
而創新二字,最需要的便是高端人才,因此很多時候,公司的核心技術能力,越來越聚焦於某幾個人的背景,而企業人員規模反而成為考量的其次。換句話說,核心競爭優勢,已經從規模化轉變為科技創新。而這一點,放在國家之間的競爭也依然適用。
舉個例子來說,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可以說在半導體行業內赫赫有名,剛進入中芯國際,就幫助其突破了28nm的晶元製程工藝,而後在三年的時間裏,一路幫助中芯實現了從28nm到7nm製程工藝的攻克。
梁孟松曾經數次請辭,每次的結果均是中芯國際的股價應聲大跌,而最終梁孟松的薪資漲了4倍,公司送了價值2250萬的房產,辭職風波終於告一段落。可見企業對於頂尖人才的重視程度。(按梁的貢獻而言,4倍收入增長還是少了點)
就連現在的創投機構也在四處尋覓人才放投資。如果你是高端人才,你想創業,不是你去找VC,而是VC來找你,創投機構越來越看中創始團隊的背景和履歷,甚至不少VC機構會求著創始人辭職創業。
因此,毫不誇張的說,中國經濟下一個週期的核心加速器,一定是高端人才。當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的同時,很多人也在思考,國內是否能留得住人才。
在知乎上,就有一個1600萬閱讀的問題,叫做「為什麼中國很難留住高端人才?」
其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回答來自於作者babyquant,他認為科學界的人才是一個玄學,人才的本質是一個期貨,或者說是一種開盲盒的形式。
由於中國高校行政化主導嚴重,行政層面的決策者缺乏專業知識,壓根不知道各個細分領域,哪些人有希望成為人才,所以一刀切,大鍋飯,期貨人才分到的錢自然少了。而對於那些板上釘釘的現貨人才(已成為業內頂級專家),說不定人家努力了一輩子現在要享受退休人生了。
所以歸根結底,要內行人管理內行人。
當然了,除了上述觀點,更多的頂級人才會考慮,除科研之外的物質生活。
舉個例子,在香港只要是正教授,一般年薪都是在百萬港幣以上,不能說特別多,但一定能過上富足的生活,也就會沉下心來做研究。而在國內當上副教授,還要考慮如何撈外快才能在一線城市定居。
從國內經濟發展的角度思考,我相信這方面的擔憂,相關機構已有所考慮。所以在未來的10年內,國內高校的教職資格競爭將愈發激烈,而且那種終生聘用制的養老模式也將被逐步改革,教授之間的薪資差距也將進一步的拉大。
凡是能促進國內科技實質性落地的政策,一定會逐步頒布並執行。但從現階段來看,不得不承認,留住核心人才依然存在一定的困難。
結語
我之前看到,美的集團在2021年底提出,要實行收縮戰略,2022年收入不追求高增長,盈利要恢復到2019年水平,要「穩」字當頭。頭部企業尚且如此,作為個人的我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確實更應該將未來的風險考慮進來。
不知道有多少看到結尾的小夥伴,會對未來的經濟形式產生更深層次的憂慮。其實我覺得,相比於杞人憂天,換句話更適合現在的形勢——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敢以此規。其實古人早已告訴我們應對危機的策略。
當然,無論是歷史,還是投資,亦或是創業,大部分時候都遵循著各種規律,只有少數關鍵性的轉折點是具有偶然性的。
但也正是這些偶然性,比如疫情,俄烏衝突等等,決定了大部分的盈虧,決定了大部分人的命運。人這一生總是會有三四次轉折點,危機的背後往往蘊藏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