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後(圖片來源:Feng L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6月4日訊】6月1日下午17點,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6.1級地震。據統計,地震已造成4人死亡,41人受傷(其中一人危重),13000餘人受災。
6月1日深夜,《華西都市報》頭版編輯和值班領導簽發了6月2日的版面,確實讚揚政府如何把人民和經濟放在首位。
通過這個頭版,我們看到,全國的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剛吃了一顆定心丸,而上海市民正在外灘悠閑漫步:
同一時間段,四川另一份報紙的頭版編輯和值班領導也簽發了版面,但是截圖不讓我貼出來。
通過這個頭版瞭解到,巴西洪水氾濫,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四川的各級幹部正在積極開會關心民生。
咦?地震呢?地震不是發生在四川麼?
我想,某報和《華西都市報》的領導們應該是知道地震發生的吧。畢竟震中到該報業集團的直線距離才120公里,整個成都震感強烈,市民紛紛跑下樓避險。這種情況下,即便值班領導是一位盲人,應該也能知道不遠處有強烈地震發生。
我想,蘆山地震應該也不是沒有資格上這個頭版吧。畢竟是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的6.1級地震,畢竟有40多名群眾傷亡,畢竟有1萬多人昨夜有家不能回,畢竟,那是四川的同胞……
嗐,話說到這個份上就太心酸了,說得好像災區群眾求著上這個頭版似的。這個真沒有,災區群眾忙著互相救援和轉移安置,真沒空看這勞什子頭版。
我在千里之外的廣州,其實也不稀罕這個頭版,只是作為前報社記者,看到這般與現實嚴重割裂的媒體怪現狀,心裏真是堵得慌。
頭版體現的是媒體的態度
當下習慣在手機上看新聞刷視頻的朋友們可能對報紙的頭版缺少一些直觀的感受,但在我們傳媒界,報紙的頭版還是有著鮮明而重要意義的。
頭版體現的是一份報紙的態度。你這份報紙是辦給誰看的,你希望讀者關心什麼話題,你作為輿論公器,對當下正在發生的重要新聞持有怎樣的立場,都是集中在報紙頭版的編排中體現出來的。
以6月2日四川某報的頭版為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份報紙是辦給四川省各級機關幹部看的,它希望讀者關心的是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四川省的重要會議精神,頭版唯一一張圖片則是希望告訴讀者當前四川省經濟形勢穩定向好。
對於當下正在發生的蘆山抗震救災新聞,該報的態度是【慌啥子嘛慌,沒得好大個事】。
以6月2日《華西都市報》的頭版為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份報紙是辦給華東地區群眾看的,它希望讀者關心的是全國經濟形勢的穩定與上海生活秩序的和諧,很高興地告訴讀者,上海動起來了。
他們沒那麼在意的是,6月1日,蘆山和成都也動起來了,地動山搖。
報紙與社會現實徹底割裂
只要假裝地震沒有發生,頭版就能維持寧靜祥和,這是一份報紙大氣從容的姿態,也是報紙這一新聞載體與社會現實徹底割裂的里程碑。
在我做新聞那會兒(2011-2015年),報紙通常被大致劃分為黨報和都市報兩種。雖然大家都是喉舌媒體,但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黨報更多承擔領導動向、大政方針、黨政會議等內容的報導,而都市報更多關注社會熱點與民生新聞。
6級以上地震災害這樣的新聞,在當時肯定是黨報和都市報共同的關注焦點。更不用說是發生在本省的6級以上地震。
那時我們作為記者,經常會對頭版編輯和值班領導不滿意,甚至在宵夜時拍桌子罵娘,覺得他們膽子太小,沒有擔當,不肯把記者做的輿論監督報導放進頭版。編輯和領導經常也覺得憋屈,不是他們不想在頭版放輿論監督,而是上頭給的壓力太大,實在頂不住……
那時的我們完全想像不到,現在不僅輿論監督報導上不了頭版,連6.1級地震這樣的純自然災害也要掂量一下夠不夠資格了。
與報紙頭版的雲淡風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網路熱點和社會輿論對地震傷亡情況的關心,對地震救援進展的關注。
蘆山地震相關話題受到社會強烈關注
一位成都市民,如果只看報紙,他甚至可能懷疑自己昨天是不是突發了癲癇才會導致全身抖動,根本不會意識到,就在100多公里之外,有一場6.1級地震發生,造成了40多人傷亡。
割裂至此,令人觸目驚心。
報紙是在假裝地震沒有發生,而我們卻是真切地知道,新聞紙已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