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代表蕭美琴。(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1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日前接受《美聯社》專訪,強調中共無權決定中華民國臺灣與世界各國交流的駐美代表蕭美琴,今天(23日)表示,17日在臺北舉行的臺美貿易倡議談判順利,期盼能為雙邊貿易挹注新動力。《紐約時報》評比稱,蕭美琴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外國大使之一。
據中央社報導,蕭美琴認為,臺美貿易倡議談判相當順利,雙方也有度高共識,應該很快可以看到具體結果,期待能在最快時間內完成談判,為雙邊貿易挹注新動力。
報導稱,儘管蕭美琴已經接任駐美代表2年半,但因為疫情關係也是第一次參加華府春節遊行,她覺得「很熱鬧」,可以感受到全世界華人、亞裔以及來自許多國家的人共同慶祝的氣氛。
媒體問及有關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日前在臺北完成新回合談判的後續發展,蕭美琴表示,談判進行十分順利,雙方也有極高的共識,後續會再針對部分細節進行確認,推測「應該很快可以看到具體結果」。
至於下一回合談判的時間與地點,她沒有多談但表示很期待,希望能一步一步持續協商,將更完整、更豐富實質內涵的倡議「能在最快時間內完成」,為臺美雙邊貿易挹注新的動力。
蕭美琴指出,臺美合作項目十分廣泛,這些年在各領域都有新進展,包括教育倡議、雙邊經貿談判、臺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以及台海地區安全議題等,臺灣方面盼全面性廣泛持續與美方就雙方共同關心的利益、共享價值共同努力。
另外,蕭美琴也對22日於洛杉磯華人聚集的蒙特瑞公園市(Monterey Park)發生的重大槍擊案表達哀悼之意。她表示,春節期間,所有在美華人與亞裔族群都期望平安,她對任何形式的暴力予以嚴厲譴責。
最具影響力大使
有關蕭美琴,「紐約時報」今天報導指出,即便以嚴格的定義來說她並非「國家」大使,也不能住在過去做為駐美大使官邸的雙橡園,連掛個自己國旗都可能引發「外交事端」,但蕭美琴仍是華盛頓最有影響力的外國大使之一。
報導指出,鑒於美國官方未正式承認臺灣為獨立國家,因此蕭美琴沒有正式的大使頭銜,工作單位也非大使館,而是「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且美國在處理臺灣代表的關係上步步為營。例如,美國國務院對各駐華府的外交官員發放紅藍相間的特殊車牌,但蕭美琴獲得的車牌略有不同,少了「外交官」字眼;也包括臺灣官員訪問華府時,會見拜登政府官員的地點並非白宮或國務院,而是「美國在臺協會」(AIT)在維吉尼亞州羅斯林(Rosslyn)的辦公室,就連臺美政府的官方信函都是透過美國在臺協會傳遞。
但報導提到,實質上蕭美琴幾乎天天與美國總統拜登政府的高階官員通話,也與國會兩黨領袖保持聯繫。前總統川普政府的國家安全顧問波頓(John R.Bolton)更說:「臺灣在華府有著任何國家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代表之一。」
蕭美琴在雙橡園接受紐時專訪時表示,她承認有在外交維持平衡上的難處,但她稱自己是以「戰貓」風格來逆襲中共強硬的「戰狼」外交策略。說道:「貓可以走在鋼絲上,並非常輕巧靈活地平衡自己。」
蕭美琴形容自己在雙橡園有著「合法的非官方」地位。她把這樣的特殊現象歸咎於中共當局,她說:「臺灣不僅抗拒霸凌,也抗拒被告知不能有任何朋友。」
蕭美琴表示,華府愈來愈多人認同「臺灣是民主政體、是良善之力、是美國真正夥伴」,這點十分有助益。然而同時,來自中共的威脅也益發沈重。
蕭美琴強調,對我來說,外交不僅僅是一份工作。她說:「這是生存,這關係到臺灣的生存。」
蕭美琴坦承,對於她的正式頭銜,以及誰可以在什麼地點參加什麼會議等必須一再瞻前顧後,讓她深感無力。但她理解美方的立場。她說:「我們不全怪美國。」「我們怪那個威脅大家,造成這種情況的惡霸。」
報導稱,而美國對臺外交情況也在改變,雖然去年稍早國會參議院並未通過「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一案,但去年12月,總統拜登簽署國防授權法案,授權未來5年提供臺灣100億美元軍援;許多年來,過去幾任臺灣駐美代表都遭美國官員禁止訪問白宮和國務院,但隨著時間過去規定也愈放愈寬,蕭美琴如今會定期但低調地出入這兩地。
且蕭美琴也是美國國會山莊的公開常客,去年夏天她坐在時任眾議院共和黨領袖的麥卡錫(Kevin McCarthy)旁邊,出席他中國工作小組召開的座談會議。認識蕭美琴多年的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表示,蕭美琴「確實有著華府這邊的人帶有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