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首次總理記者會。 (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3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苗薇綜合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強上任後,接連主持了多場會議,並頻繁向習近平「表忠」。誇讚習促成中國取得種種重大成就,在嚴峻複雜的國際局勢中掌舵領航。有專家表示,新習李關係更加凸顯一種主僕的關係,對於未來由他們去重振中國的經濟,外界難有樂觀的期待。
據新華社報導,李強3月17日主持召開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時強調,稱要堅定維護以「習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3月14日,李強主持舉行新一屆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李強在會議高調吹捧習近平,稱新一屆政府要以「習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的「講話和精神」,國務院首先是「政治機關」,系統學習掌握習的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並做到「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等等。
習近平和李強的特殊關係
中共二十大上以「黑馬」之姿登上個人權力巔峰的李強,沒有經濟領域的管理經驗,甚至連中共副總理的履歷都沒有。3月11日,被充當橡皮圖章的全國人大任命為國務院總理。
一些中國政經觀察人士質疑,李強缺乏中央經驗,並認為李強比起政策擘劃者,更像是習意志的執行者。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3月12日發表文章,描述了李強跟習近平的特殊關係。文章說,中共總理李強是一個謎,他是習近平的親信,曾經把私營企業稱作是「金名片」。李強大力宣揚溫州的企業家敢想敢干,強烈批評地方官員干預市場。
而習近平則不斷收緊對經濟的控制,讓工商界膽寒。這讓外界揣摩,二人的政策偏好如何調和。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16日對美國之音表示:現在李強的權力來源,和以前的總理都不一樣,他就是直接來自於習近平,而習近平看中他就是因為他是親信,對他比較信任。
「在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兩個配合上比較高,李強就會更順從地貫徹習近平的意圖。」胡平說。
李強的強勢與弱勢
稍早前,路透社一篇有關「中國新二號人物如何加速習近平清零政策的結束」報導,稱李強曾頂住習近平要放慢給清零政策鬆綁的壓力,並稱李強是一位在習近平面前說得上話的中國新總理,在未來具有潛在影響力。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者宋永毅,不認同李強是中共結束疫情清零政策的主要推手的說法。
宋永毅表示,「就李強結束清零政策,他向習近平報告等等之類的說法,這都是很簡單的中共權力鬥爭的一個小伎倆。這個小伎倆就是,習近平迫於民間或黨內的壓力不得不結束清零」。「這是他們兩個人唱的一場拙劣的雙簧戲。但西方媒體習慣於用西方透明政治鬥爭的觀點來判斷中國的黑箱政治。」
諮詢顧問公司「策緯中國」(Trivium China)聯合創辦人羅傑(Trey McArver)表示,習近平付出極大政治資本,將毫無中央執政經驗、又在上海防疫踩雷的李強推上總理之位,李強的權勢很有可能比李克強大得多,「官員都知道李強就是習近平的人,他顯然認為李強是個人才,出於信任及對李強有所期待,才把他放到這個位置。」
消息人士透露,李強在上海市委書記任內,就曾主導向中央提議上海股市設立科創版(Star Market),讓中國新創科技公司選在中國、而非海外市場上市,而整個過程跳過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證監會非常不悅。李強之所以能夠強勢行事,正是憑藉他與習近平關係密切。在中國人大此次會議期間,中國證監會的權力已因組織改革而遭到削弱。
新習李體制下經濟難樂觀
習近平再按照他自己的意願在這次全國人代會上組成了以李強為總理的中國政府班子。新班子要應對的中國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重振經濟。
習近平在兩會期間高調向民企喊話,稱他們為「自己人」。而李強也被認為是「親商」者,一些親共媒體不斷報導李強原本從浙江、上海等地跟民企打交道比較多,所到之處也是經濟相對搞得比較好的省市。有學者認為,李強擔任總理或許對安撫工商界有些幫助。
但工商界人士將繼續心神不安。3月10日,中國全國人大批准了政府改組計畫,該計畫有可能導致總理的權力進一步削減,更多的權力給習近平。
3月17日,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國誠則對大紀元表示,習近平和李強的特殊關係新習李關係更加凸顯一種主僕的關係,對於未來由他們去重振中國的經濟,外界難有樂觀的期待。
宋國誠表示,李強在被選為中共國務院總理後,在首次記者會也提不出任何好的藍圖規劃。
「甚至有記者質疑人口紅利已經下降,他也在規避問題,說什麼人口紅利沒有下降,反而是人才紅利在上升。那人才紅利根本就不成立的。他上來之後,你看不出他有任何規劃的藍圖。」他說。
宋國誠認為,「李強曾在某些地方的經濟上取得一些成就,並不足以去支撐和證明他具有全國經濟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