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PBOC)總部大廈(圖片來源: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4月19日讯】(看中國記者文琮東編譯/綜合報導)在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後,北京當局宣稱目前中國經濟沒有通貨緊縮(簡稱:通縮)。英國媒體稱,隨著經濟通縮壓力增加,中國央行(PBOC)可以有充足理由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然而創紀錄的信貸增長可能會限制央行提供政策支持的力度。
北京當局:中國經濟沒有通縮
4月18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第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在面對外界有關中國經濟是否出現「通縮」的問題時,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作出了回應:從整體上來看,當前中國經濟不存在通縮的情況。「從下階段來看,物價會穩步恢復,價格帶動會逐步增強,不會出現所謂的通貨緊縮情況。」
有關今年以來第一季度中國CPI漲幅回落的問題,付凌暉則認為,第一季度中國CPI漲幅回落主要是受到一些階段性的因素影響而造成的,包括季節性因素、部分食品價格走低、能源價格回落、汽車價格特別是燃油小汽車價格下降,以及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等。
美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4月12日報導,中國勞動力市場萎靡不振,這是中國通貨膨脹(簡稱:通脹)率回落的部分原因,而且通常情況下,這會出現抑制物價上漲的現象。
英媒:中國經濟進入非典型通縮週期
英國路透社4月19日報導,對於中國經濟狀況,西班牙畢爾包比斯開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BBVA)高級經濟學者Jinyue Dong說:「中國正在進入『非典型』通縮週期,這意味著經濟復甦中的通縮。」
雖然中國經濟出現反彈,消費者價格通脹正在急遽放緩,商品出廠價格直線下降,這些都加大了中國央行降息或向金融系統釋放更多流動性的壓力。不過,市場分析師與政府智庫認為,因消費者需求受到結構性的限制,北京當局債務幾乎是3倍GDP的情況下,若是降息將加劇融資風險。數十年來,中國家庭消費增長一直落後於投資和製造業的擴張速度;而且中國今年第一季度新增銀行貸款創下了歷史新高。
今年3月,中國央行首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RRR)。中國政策科學學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宏才說:「仍有降息和降準的空間,但效果怎麼估計都不為過。」「提供更多資金是沒有用的,因為流動性充足但需求沒有回升——這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3月份,中國零售銷售確實超過了工業產值。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2022年COVID-19限制措施導致的低基數對消費者造成的打擊最大,而不是潛在的家庭需求。
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麗西亞·加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Herrero)說:「10%零售額增長率看起來很驚人,但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驚人,因為基數效應很大。」
儘管北京當局已經承諾2023年優先考慮拉動消費驅動型的經濟增長,迄今為止,北京當局的政策還是將資金投入到大型基礎建設項目、製造業和政府認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其它部門。
今年3月份,中國抵押貸款激增。不過,第一季度新增家庭貸款(主要是抵押貸款和消費貸款)只占新增貸款總額16%,其餘都是企業貸款。家庭貸款的份額甚至低於2022年18%,相比之下,2021年中國家庭貸款比例為40%。
新加坡第二大銀行華僑銀行(OCBC)中國經濟學家Tommy Xie說:「中國央行在重振家庭收入預期方面發揮作用的空間有限,因為它可能需要採取更全面的方法來重新提升民眾對工作保障的信心。」
中國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經濟學家張明在最近一份報告中稱:「宏觀經濟政策的重點尚未從保護供給方的市場主體轉變為保護需求方的中低收入家庭。」
中國勞動力市場依舊疲軟,青年失業率接近20%的歷史新高紀錄。令中國央行感到擔憂的是,根據該行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今年1月至3月新增家庭存款為9.9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4萬億美元),超過了2022年全年創紀錄的17.8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58萬億美元)一半。儘管比上一季度下降了3.8個百分點,但今年第一季度表示願意儲蓄的受訪者比例仍高達58%。
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正在努力應對通脹之際,北京當局的擔憂卻截然不同。一位匿名的政策顧問說:「需求疲軟,供應過剩,這是肯定的。我們看到了一些通縮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