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交部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 (Annalena Baerbock)(圖片來源:Henry Nicholls - WPA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7月15日讯】14日,德國政府公布史上第一份的「中國戰略」報告,這份報告是德國的中國政策藍圖,其篇幅長達64頁,全篇總共有10多處提到臺灣。該報告首先指出“一中政策”是對中國外交的基礎,德國僅與中國維繫外交關係,但在許多領域方面也與臺灣維持緊密且良好的關係,甚至有意繼續擴大。
德國政府於報告中承諾支持民主臺灣,專業參與國際組織,且打算督促聯合國祕書處來支持臺灣公民社會參與聯合國和其專門機構的活動。
報告中強調,台海安全對於區域內外的和平和穩定至關重要,德國將會致力於緩和局勢,而且台海現狀唯有於“和平且雙方都同意”之情況下才能夠改變,當發生了軍事衝突將會影響德國及歐洲的利益。
在經貿關係方面,德國政府強調對於臺灣的經濟與科技利益,指出不論德國企業成立據點或者雙邊貿易,臺灣都十分重要。
另外,為了加強對中國的理解,並擴充獨立的中國研究能量,德國將會與臺灣的夥伴進行合作,同時支持政黨基金會和臺灣的合作。
13日,聯邦內閣通過「中國戰略」之後,德國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於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發表演講之時指出,從立陶宛例子來看,歐盟必須團結在一起,以發揮共同市場優勢,才能夠對抗中國貿易脅迫,畢竟中國方面也需要歐洲市場。
她說,不可以坐視台海緊張局勢,並強調全球貨櫃輪有一半通過了臺灣海峽,機器、食品和藥品全部都經過此條“全球經濟的生命線”,且警告台海如果發生衝突的話,將會衝擊全世界。
德國外長貝爾博克指出,北京正以咄咄逼人的姿態來改變國際秩序,所以德國亦也必須改變「對中政策」。
貝爾博克說,中共在其國內更加壓制,而在國際上更具有攻擊性,中國已經發生了變化,因此我們的對中政策也必須要有所改變。
此份「中國戰略」報告的內容,包括了加大對中國人權之關注及對中方制裁的力度,並評估與台灣的雙邊投資協議,同時嚴厲批評中俄兩國關係。
但德國政府強調,並不會尋求與中國脫鉤,而希望能夠繼續保持經貿聯繫。不過在關鍵領域方面,將會減少依賴性來降低風險。
有德國媒體認為,這份《中國戰略》是德國執政聯盟內部經過了數月討論之後,才得出的妥協版本,因此對於北京的嚴厲程度不如預期,而且措辭上也不及此前一天北約峰會對於中國的批評。
雖然德國的第一份「中國戰略」報告的用詞謹慎,不過有專家認為,仍然能對北京起到制衡的作用。
北約峰會公報批中歷來最強硬
在立陶宛舉行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於11日發布公報,其以歷來最大的篇幅和最嚴厲的用語來抨擊中(共)國,甚至以五大段篇幅譴責北京的「野心」;秘書長史托騰柏格更直言批指中國「威脅台灣」。北約31個盟國的領導人表示,中(共)國明示的野心與脅迫性政策,已經挑戰了我們的利益、安全和價值。
北約公報中15次提及中國,也2度指稱中國的政策對於北約的利益、安全及價值觀構成挑戰。在公報中指出,北約盟國於網絡、太空及其它方面都持續遭受到北京的威脅,中方以對抗性的用語與不實資訊,拿北約盟國為目標,損害了盟國的安全。
公報批評中國試圖控制關鍵科技與產業、基礎建設、戰略性原料及供應鏈,強化了對他國的影響力。公報更譴責北京致力於推翻以規則為基礎的之國際秩序,其中包括在太空、網絡與海事領域方面。
另外,公報亦認定,中國深化與俄羅斯之戰略夥伴關係,同時兩國互相強化破壞國際秩序的企圖,其與北約的價值觀與利益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