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南亞和墨西哥等地運往美國的大部分產品,仍是在中國工廠生產。(圖片来源: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2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程帆編譯綜合報導)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試圖不依賴中國市場,以減少美中地緣政治和經濟的巨大壓力,他們正在轉向越南、印度和墨西哥等地的工廠。不過,許多公司發現,要想完全避開「中國」恐怕暫時還沒那麼容易。
據《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的報導,自2018年以來,華盛頓開始對「中國製造」的鞋類和化學品等數千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關稅,這是為減少對華依賴而制定的整體戰略之一。近幾年,從蘋果公司(Apple)到特斯拉(Tesla),大型美企漸漸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出去,就連其供應商都在這樣做。
例如,有知情人士透露,蘋果最大製造合作夥伴富士康將於2024年4月在印度西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印度矽谷)開設一家新工廠,並規劃在未來2-3年內實現每年生產5000萬部iphone等類型智能手機。而另一座大型工廠的建設也在籌畫中,以鞏固印度在蘋果全球生產網路中的關鍵地位。
除了富士康,日本TDK公司也將很快在印度北部的亞納邦建造新廠,專門生產iPhone電池,使其成為蘋果可以在當地採購的首批主要組件之一。
另據紐約研究公司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數據,2022年,美國對中國的直接投資創下20年來低點,僅為82億美元。隨著部分美企的撤出,中國開始專注於向俄羅斯或一些發展中國家傾銷更多商品。
但是,據一些貿易數據、企業公告和學術研究的顯示,從東南亞和墨西哥等地運往美國的大部分產品,仍然基本是由中國工廠製造的。中企正逐步向海外擴張,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為了規避美國政府頒布的關稅政策。
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今年10月曾公布一份報告,儘管從2021年以來,中美之間供應鏈變得更加複雜,不少貿易轉道其他地區,但許多運送給美國的商品源頭仍來自中國。這也就意味著多元化進展目前有限。
匯豐銀行首席亞洲經濟學家紐曼(Frederic Neumann)指出,「我們必須承認,(美中)相互依賴的狀況繼續存在。」
仔細研究現有數據就會發現,中美兩國貿易有些部分正在脫鉤,而另一些沒有。其中一個原因是,中企業主正在向規模較小國家投資,因此當美國試圖從泰國等地工廠購買產品時,他們實際上還是在從中國購買產品。
有經濟學家認為,在某些情況下,美國政策轉變引發的供應鏈調整,可能導致更加依賴中國供應商。
據新加坡銀行星展(DBS)經濟學家估算,去年一年,中國對東南亞直接投資可達190億美元,其中製造業投資佔比最大。相比之下,2013年僅為70億美元。司爾亞司數據信息有限公司(CEIC)提供的數字顯示,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為2.32億美元,遠遠高於十年前的4,200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中企在這些地方沒有分工廠,往往只是向一些當地工廠供貨。
星展研究發現,中國運到較小國家的中間產品(已經部分加工過的產品)數量大幅增加,然而在當地將這些中間產品組裝成最終產品,再發往美國。
例如,中國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於2021年底在泰國新建了一家工廠。該項目主要是為防範潛在的貿易摩擦。因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一些真空杯被徵收6.9%至7.5%的關稅,仍低於對從中國進口的一些產品徵收的25%的關稅。
12月12日(週二)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多達150個建議的戰略報告,旨在重新調整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經濟和技術競爭,提高對華關稅的同時,進一步切割美中經濟聯繫。
福克斯新聞援引《紐約時報》的報導,這份由兩黨議員共同簽署的報告,要求對中國舊晶元徵收新關稅;公開上市的美國公司需要披露與中國的聯繫,尤其是在資本和技術的互動;呼籲美企更多投資在本國的研究和製造業上,以制衡中國在製藥和關鍵礦產等領域的主導地位;在中國侵臺時,美國如何與盟國進行經濟協調,等等。
該委員會還發現,美國投資者有意無意地支持中國軍方、新興科技公司,以及與侵犯人權(比如,對新疆維吾爾族人的迫害行為)有關的實體。為了消除這些擔憂,它敦促國會頒布立法,禁止投資受到美國制裁或在限制清單上的中國公司。
此外,國會還應設立一個「協調辦公室」,專門負責評估中國「軍事和經濟侵略」對美國及全球經濟、金融和供應鏈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