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寧夏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圖為寧夏銀川承天寺塔。(Fanghong/wiki/CC BY 3.0)
位於「絲綢之路」上的寧夏,自古以來就是東、西部交通貿易的重要通道。這裡資源豐富,珍貴的西夏文化遺蹟、秀麗的塞上風光、豐厚的詩詞文化,使得寧夏成為極具魅力的城市之一。
厭倦了水泥叢林的生活空間嗎?不妨來到這片廣袤而神秘的土地上,靜靜地感受這裡曾經的繁華和輝煌,在駝隊的鈴聲、空中的雁行中,品味獨屬於寧夏的壯美畫卷。
關中屏障 河隴咽喉
位於黃河中、上游地區及沙漠與黃土高原交接地帶的寧夏,與內蒙古、甘肅、陜西等地為鄰,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北部的邊塞要地,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的美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除了是連接東、西部地區的重要通道,寧夏更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交通貿易樞紐,當年的「西夏古國」便是選擇在此建立其王朝的中心。
西夏古國的中心
歷史上,寧夏一直是中原與蒙古的必爭之地,其中最富傳奇色彩的是,唐朝末年,回族貴族以銀川為首都所建立的「西夏古國」。
因位處經濟、軍事要塞,「西夏古國」曾經富饒一時,除了讓那片荒蕪的沙漠增添了許多生機,也留下了文學、藝術,以及高超的科學技術等成果輝煌的歷史印記,留予後人無限的遐想。
古典詩詞浸潤之地
寧夏也是一座浸潤著詩詞篇章的文化之城,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許多不朽的詩篇。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出自唐代田園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描述的是西北蒼涼、無邊沙漠的景象。在無邊無際的大漠中,一縷烽火台上的孤煙,直上青天,突顯了大漠超然世外、堅毅果敢的精神。
唐代詩人韋蟾在〈送盧潘尚書之靈武〉這首詩中,對「百渠流潤、果木成林」的「塞北江南」寧夏十分讚譽,更重要的是,「賀蘭山下果園成,塞北江南舊有名」這二句詩讓人們更清楚的認識了「塞北江南」——寧夏。
景色秀麗的「塞上江南」
許多人對於寧夏的印象是沙漠、落日、邊塞,其實正好相反,一馬平川的沙漠綠洲、騰格裡沙漠的連綿沙浪、被譽為「東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這些都是寧夏獨有的人文和自然景觀。
由於寧夏的地理位置非常獨特,使得這裡的氣候四季分明。黃土丘陵、水鄉綠稻、大漠金沙、柳翠花紅神奇地融合在一起,如詩如畫。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除了羊肉、枸杞、硒砂瓜,寧夏的大米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用寧夏大米蒸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香甜滑潤,素有「朔方貢米」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