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昌公主與夫婿破鏡重圓,楊素「君子成人之美」傳佳話。(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常說,過完元宵節,年才算真的結束。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傳統戲曲中有陳三和五娘在元宵節邂逅的段子,還有樂昌公文與夫君在元宵夜破鏡重圓的故事等,所以有人說,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
南朝末代皇帝陳後主有個妹妹樂昌公主,名陳貞。雖然陳後主不是個好君主,整日醉生夢死,不理朝政。但他這個妹妹卻完全不同,樂昌公主氣質高雅,能寫詩文,是有名的才女兼美女,為當時人所稱道。
樂昌公主成年後,自願下嫁江南才子徐德言為妻,夫妻兩人相敬如賓,夫唱婦隨,好一對佳偶天成。
可惜,好景不常。北方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並舉兵南下,沒多久就把積弱不振的陳國消滅了。亡國後的陳後主及樂昌公主等親族都要被擄往隋都大興城(長安)。
徐德言眼看即將與心愛的樂昌公主分隔兩地,便對妻子說:「以你的美麗容貌和才華,如今亡國被擄,極有可能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那時我們恐怕沒機會再見了。倘若我們的緣分天定未斷,還能再見,那就當立一個信物。」樂昌公主聞言灑淚把一面銅鏡摔成兩半,一半交給夫君,一半自己收藏。她說:「那麼我們就約定:以後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把這一半的銅鏡拿出來在大興城街上沿街叫賣,以找到對方的下落為止。」說罷,兩人拿著各自的那一半銅鏡抱頭痛哭。
樂昌公主被擄到大興城後,被分派到了隋朝開國功臣楊素府中作歌姬。然而她不忘與丈夫的生死約定,每年的正月十五皓月當空,樂昌公主都會命老僕拿著珍藏的半面銅鏡沿街叫賣。人們不以為然,誰買半個鏡子呀?都覺得很奇怪。而且老僕開價頗高,所以根本沒人來買。幾年下來也無人問津,夫君的蹤影如石瀋大海,樂昌公主卻仍堅持在每年正月十五叫老僕出去叫賣半面銅鏡。
樂昌公主始終不忘與丈夫的生死約定。(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徐德言離別後也歷經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來他為了尋妻終於到達大興城。正月十五這天,他來到市集上,果然看到有人正在高價叫賣半面銅鏡。徐德言心裡明白,妻子已有下落!趕忙把老僕領到自己的住處,向他展示自己的另一半銅鏡,兩鏡一合,果然破鏡重圓。老僕告知樂昌公主目前是楊素府中的一名歌姬。他答應徐德言,幫助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想了想便寫下一首詩,託老人帶回給樂昌公主。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不禁放聲痛哭。原來詩中寫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說的是:「夫人,我找的你好苦,可是見如今的處境,你也身不由己,我也了無分文,我們很難再相聚了。」樂昌公主悲痛得好幾日梨花帶雨,不思茶飯。
這個故事更感人的地方在於,楊素大臣得知了這一切,被他夫妻兩人的真摯情意感嘆不已,說:千金萬兩不足惜,世間真情最寶貴。於是,他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這叫做「君子成人之美」。徐德言也是心地善良的大丈夫,他看到妻子安好,在府裡過著衣食無缺的日子,他左思右想不忍再將妻子拉入自己的窮困潦倒的生活,他便表決心,說:「再見卿面,心願已足,今生誓不再娶,返回江南後,準備遁入佛門,獨對青燈了此一生。」說罷,兩人掩面而泣。
戎馬生涯的楊素見此狀又起了惻隱之心,當下便說:「念你們二人舊情至深,老夫決意把樂昌公主送還給徐公子,給你們返鄉的盤纏和生活費,讓你們真正的破鏡重圓吧。」府中上下都為夫妻兩人能夠破鏡重圓和楊素的成人之美、寬宏大量而感歎不已,從此傳為佳話。
樂昌公主與夫婿徐德言回江南以後,很珍惜彼此的共度了餘生,經歷陳、隋、唐三代,在唐太宗貞觀十年同年同月同日同時過世,夫妻合葬在一起。陪葬品不是金銀珠寶,而是那面在元宵節使他們分而複合的銅鏡。
這個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就流傳下來了。後來無數文人墨客都以元宵節為題材寫下了千古不朽的名篇,其中以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宋代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為最是打動人心。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細品來,這兩首史上最經典的元宵詞,彷彿都在提醒後人:珍惜歲月,珍惜愛情,珍惜身邊的人,珍惜平凡中的幸福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