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4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總統賴清德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的投書,今天(10日)刊登於「彭博社」,向全球讀者闡明台灣對於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以及未來將透過對話努力排除雙方貿易障礙、增加台美投資,並將關稅化解為零。
投書「彭博社」回應川普關稅政策 賴清德:透過對話排除雙方貿易障礙
賴總統表示,台美夥伴關係建立在對自由與民主的堅定信念,雙方歷年來並肩抵禦共產主義的擴張。此外,台美是緊密經貿夥伴,除了台積電最近宣布在美國的高投資,台灣也將努力強化在製造業及創新領域的雙邊合作。台灣是貿易大國,長期目標將與各國建立公平及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因此,將持續鼓勵台灣企業擴大美國等全球布局,也會致力深化台美兩國之間的商業合作。
賴總統進一步表示,將以此精神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包括以降低台美間所有關稅為共同目標,尋求重啟貿易談判;擴大對美在能源、農業、工業及軍售方面的採購;增加雙方投資量能;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以及鄭重回應美方對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商品違規轉運問題。
賴總統強調,這些行動形塑台灣在變動的經貿局勢下前進的基礎路徑圖,將台美經濟關係的挑戰轉化為經濟動能、韌性與策略調整的新機會。全球不確定性因中國的強勢擴張而日益升高,更緊密的貿易關係不僅有助健全經濟,更是區域安全的重要支柱。
上述戰略奠基於對台美長久友誼的承諾,對公平互惠貿易利益的堅實信念,以及對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堅定貢獻。未來有信心,台美共享的經濟與安全利益,不僅能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更將定義未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美國知名財經新聞媒體「彭博社」,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國際事務暨經濟金融政策期刊之一。
重申不對美採取關稅報復 賴清德:投資「脫中入北」布局全球
另據上報消息,民進黨昨天(9日)召開中常會,邀請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員吳介民以「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為題,發表專案報告。兼民進黨主席的賴總統在聽取簡報後表示,他跟吳介民對於當前情勢的看法高度一致,且認為「脫中入北」的投資方向,對台灣而言是正面的轉變,這意味台灣終於能夠憑藉自身經濟實力,逐步奠定全球布局之基礎,展現「全球台灣」的實力及企圖。
民進黨發言人韓瑩會後轉述賴總統跟會上時所發表的內容,表示吳介民是從各國回應美國對等關稅措施的策略出發,並搭配對台灣產業長期發展趨勢的觀察,提出了3項重要看法。
第一,台灣過去50年來不斷累積的製造實力,讓本地廠商在全球供應鏈中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更成功進入全球價值鏈的上層位置。這點跟南韓情況類似,兩國均快速步入全球核心經濟體行列。
第二,賴總統表示,因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高度成熟與戰略地位,許多位在北方的主要民主國家相繼爭取台灣企業前往設廠投資。「過去大家常說,只有台積電在台灣,台灣才有矽盾可保護。但我跟吳教授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台灣終於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得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台灣面對當前的變動局勢,會在國際布局上繼續維持自身優勢。
賴總統指出,他所提出的「矽盾2.0」,正是把台灣跟北方民主國家結盟的概念進一步的具體化,同時是跟「非紅產業鏈」與「台灣+1」的策略互相補充,共同建構台美新產業佈局的重要藍圖。他表示,台灣應該善用每次地緣政治跟經濟變局的契機,調整產業方向,推動國家發展,「台灣將轉危為安,也會越來越強壯。」
賴總統再次呼籲各政黨及社會各界,在這個關鍵時刻攜手合作,將當前挑戰化為成長動能,一同開拓台灣的經濟新局,打造永續繁榮、團結前行的新台灣。
賴清德投書美媒及提投資脫中入北 吳思瑤:提出台灣優勢及長期經貿布局政策
根據中央社報導,針對賴總統投書「彭博社」,向全球讀者闡明台灣對於台美貿易的戰略思考,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賴總統今次投書,強調台灣不僅僅是要回應川普的對等關稅,也是希望能夠提升台美經貿合作關係,包括投資、採購,關稅部分則是從零談起。
府方人士則表示,賴總統這次以「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路徑圖」為題的投書,更是談判重要的一環,以國家領導人的身分公開表達台灣的立場,擘畫藍圖,要化危機為轉機。
一位涉外人士表示,在此時際,賴總統投書正是賴政府談判布局一環,一方面對川普明確表達台灣對公平與互惠互利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的高度重視,展現出台灣政府對話誠意,另一方面是向美國及其他友盟國家展現,台灣身為區域負責任一員,不論是在安全、經濟、區域地緣等議題上,都有信心、有能力貢獻力量,一起克服國際經貿環境的動盪變局,以及定義未來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
涉外人士表示,這篇投書主軸是從5大應變策略核心出發,但重點聚焦「台灣要怎麼做?」,明確喊出了降低台美之間所有的關稅、快速擴大對美採購及軍購、擴大台灣在美國各州的投資,以及致力於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等。
該人士說,賴總統投書是提出具體做法,採取負責任方式表達台灣立場、向美方交涉,展現台灣有能力值此一變局打出最好的牌,把台美經濟關係上的挑戰轉化為成長、韌性及策略調整的新機會。此篇投書正是談判一環,賴總統再次出牌。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今天在立法院接受媒體聯訪時則說,賴總統投書「彭博社」,釋放出了相當正面的訊息,以及強大的台灣競爭力及優勢,希望能夠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基於堅強的經貿實力、擁有高度競爭力與優勢的ICT產業,這些均讓世界需要台灣,台灣也會發揮經貿能力,共同在全球的經貿布局中,扮演更吃重、更重要的角色。
針對賴總統昨天談及「脫中入北」主張引發討論或質疑,吳思瑤指出,這是賴總統長期的經貿、國際布局政策方向,外界都可以評論、討論此策略,是否100分或是能否符合未來局勢。
她表示,賴總統所做的任何國家戰略主張,必定是奠基在行政團隊對於國際局勢的綜合研判與合理評估,且是有效因應的策略及作為,亦堅信賴總統所說的台灣+1,要共同抵抗中國的紅色供應鏈,並聯合民主同盟國家創造非紅供應鏈,且要善用台灣經貿實力、半導體優勢等,這些必然為正確作為。
吳思瑤指出,如果質疑賴總統的戰略主張,都可以理性探討,但也需要好好想想,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所說的要擁抱中國,以及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說要引進中資,究竟是誰為台灣好、誰在害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