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之頃,可不謹哉!(圖片來源:Adobe stock圖)
人生重大的轉折,總在一念之間,因此「選擇」非常重要,選對了,一念天堂;選錯了,萬惡深淵。
放火解恨
南門橋軍人張旺,人們稱他為張牌,為人凶狠無賴。他曾經夜盜西田父的菜,被抓到後,田父就把他的頭壓入水池中,以示懲罰。為此,張旺恨田父入骨,常想著總有一天要報仇。
有一天,張旺將預留下的火種放入陶甕,準備去田父家放火。當時月色微明,畫師吳碧山還沒睡下,聽見外頭有腳步聲,往窗外一看,原來是張旺,而他的身後竟跟著上百個孤魂野鬼!
約過了一頓飯的時間,吳畫師又聽到了腳步聲,再往窗外一看,是張旺回來了,這次是兩名青衣童子在前方為他引路!
平時,吳畫師與張旺相處的還不錯,於是第二天早上,吳畫師壓不心中的好奇心,就去問張旺昨晚幹甚麼去了。起初張旺不肯說,吳畫師就將昨晚看到的景象告訴他,張旺才將企圖放火燒田家的事說了出來,並且感概道:「一念之頃,可不謹哉!」(參閱《輟耕錄》)
不義之財
潼州人王藻,是一名官府獄吏,每天下班回家,必定會帶一些錢給妻子,有時多達數十貫錢。他的妻子很賢慧,懷疑是丈夫處理訴訟而收受的賄絡,便想驗證一番。
有一天,王妻派遣婢女送吃食給王藻,晚上王藻回家後,妻子就問他:「我今天做的豬蹄很美味,所以送了十三塊給你,都吃完了嗎?」王藻說:「我只收到十塊。」妻子怒道:「一定是婢女偷吃,或者是送給別人了,一定要審問她。」
於是王藻喚來一名獄卒,把婢女綁起來審訊,婢女承受不住痛苦,就胡亂招認了。獄卒將她打了一頓,把她趕走。
這時妻子說話了:「夫君做獄訟的工作很久了,每天都會帶些錢回家,我懷疑是羅織罪狀、枉斷官司所得的錢財,所以才以婢女來試一試你,沒想到確是如此!從今往後,希望你不要再帶一分錢回家,得這不義之財,死後是會遭罪的。
妻子的一番話,讓王藻矍然大悟,汗如雨下,於是取筆在牆壁上寫道:「枷栲追求只為金,轉增寃債幾何深?從今不復顧刀筆,放下歸來游翠林。」大意是嚴刑拷打只是為了求財,卻不知增添了多少的冤債?從今天起再不做這種事,放下一切,回歸竹林鄉野間。
從此以後,王藻散盡積攢的財物,辭掉官職,一心學道。(參閱《夷堅志/志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