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指出,中共對台滲透方式不斷翻新,國安威脅幾乎成日常,若放任潛在危險滋長至浮出檯面,恐為時已晚。(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4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台灣近期爆出多起共諜案,對此,前軍情局局長劉德良直言,現在潛伏在台共諜至少有5000人。雖然國安案件定罪率提升,但檢察官林達坦言,法院對言論自由、金流調查、機密認定與民間組織是否為中共掌控的見解仍存在分歧;面對中共複合威脅,台灣司法若標準不一,恐增國安風險。
台灣近期傳出多起共諜案,包括立法院前院長游錫堃助理盛礎纓、總統府諮議吳尚雨、民進黨民主學院前副主任邱世元、新北市議員李余典的特助黃取榮,以及國安會祕書長吳釗燮時任外交部長時期的助理何仁傑等人均因涉共諜案遭到檢調調查,引發國安疑慮。
曾經偵辦統促黨成員發展組織案的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林達近日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共諜案可以分成三類:第一為刺探、蒐集機密並提供中共的洩密案;第二為收受中共資助並在台灣吸收的發展組織案,以及反滲透法的大量落地招待;第三為涉案人士多為現退役軍人、民間同鄉會及台商等。
最近受人矚目的洩密案件還包括桃園市立委候選人馬治薇,她遭控收受中資資助參選,並傳送國安單位名片與中央機關單位國會聯絡名冊,經一審法院認定此部分資料不屬於機密文書而判決無罪。該案已上訴二審審理中。
林達指出,洩密案的偵審困境包括針對機密資料的認定,法律上只要求原機關「確認」就可以,但法院普遍要求原機關「鑑定」,實務演變成「鑑定」的嚴格證明,增加了舉證負擔及審判時間,如果無法快速做出裁判,難以達成嚇阻效果。
林達表示,為了擴大吸收洩密來源,中共大量收購無價值的無效資訊,進而鬆懈洩密者心防,過去有軍人提供過期出勤表,依然能獲得數萬元報酬,但因法院認為不屬於機密資料而輕判或判決無罪。
對此,林達認為,法院放掉輕微洩密,形同是幫中共提供培養間諜的溫床,因此針對初期接觸或者僅交付無價值資訊的人,一旦掌握確切證據,法院應該就此認定為未遂犯。
針對台灣新住民關懷總會周姓理事長遭控為中國「陝西省愛國主義志願者協會」及「中國愛國主義志願者協會」發展組織,法院則認定這兩個組織跟中共官方無實質關聯,據此而判決無罪。
談及發展組織案的判決爭議,林達指出,中共時常以探親為由,安排海外會面來交付款項,導致金流蒐證困難;其次是法院針對中共操控的民間組織認定並不一致,例如台辦資助的對台統戰的外圍單位,但法院很少認定這些單位屬於境外敵對勢力派遣的人。
林達認為,在中共一黨專政體制下,人民團體缺乏結社自由,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必須內建共產黨分支機構,法院不能夠以台灣的環境進行推斷、辨識滲透來源。
近年來時常有公務員前往中國遭到中共吸收的案例,例如前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科員赴中接受招待,回台後探詢藏獨情資。據陸委會資料,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具有限制公務員赴中的身分及處罰規定,但依然有部分公務員赴中,甚至是參加統戰活動。
對此,他建議,台灣政府除了針對國防、海巡等機關加強管制赴中之外,還應該即時更新、詳細掌握中共官方掌控的民間組織數量及名稱,也須更新司法人員對中共政治現況、社會環境的認知,如此一來,才能做出正確的裁判。
談及台人赴中接受落地招待,進而支持特定候選人,或者在中國發表「兩岸一家親」等言論,相關反滲透法案獲判無罪或者輕判的因素,林達直言,「這是個灰色模糊地帶,中共滲透手法越來越精緻,帶著團體來看看中國的生活,讓被招待的人產生認同感」。
林達強調,「不教而殺謂之虐」,台灣政府應該劃定明確界線,在一定時間內,選舉前宣導避免前往中國,如果有必要前往,應當建立事前及事後自由報備制度,供執法人員參考,以免誤踩紅線,衍生司法調查風險。
林達指出,新黨成員王炳忠等人遭控以讀書會、「星火T計畫」宣揚統戰理念,涉及發展組織案而後來獲判無罪確定,法院判決即指出發展組織構成要件之一包含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者社會安定,但行為是否對於國家及社會造成「具體危險」,應該判斷是否「明顯且立即」。
林達認為,法院認定王炳忠等人言行對台灣造成的威脅「還很早」,而判決無罪。並以鼓吹武統的「亞亞在台灣」中配劉振亞為例,國家存續應該是言論自由的界線,多數法院見解已經淪為發展組織只要是尚未「動刀動槍」即算是無罪,顯示司法人員對於言論自由及國家安全的法律界限,仍是需要凝聚共識。
林達也強調,「所有的情報工作都是慢慢餵養」,中共對台滲透方式不斷翻新,致使國安威脅幾乎已成為日常,但法院見解不一,放任潛在危險滋長,等到浮出檯面,恐為時已晚。
《中國時報》今天(21日)報導,之前國安單位有針對共諜潛伏在台數字做評估。包括1999年時任國安局長丁渝洲曾在立法院公開表示,台灣內至少有2000名中共人士潛伏;前國安局長宋心濂及殷宗文2人則曾公開說,中共有5000人潛伏在台灣。
針對台灣潛伏中共5000人之說,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曾公開指出,實際數字可能比5000人還要多,因為他過去赴總統府、陸委會等單位開會的資料,極快就流傳出去。基於這樣的親身經歷,令他相信潛伏在台灣的共諜很多。
前軍情局長劉德良也認為,現在潛伏在台灣的共諜至少有5000人。他指出,要抓到共諜案的證據,一般至少需要2、3年時間,因此能破獲共諜案即是好事,代表國安具有一定的反情報能量。
劉德良強調,兩岸情報站不能夠重「情報」,輕「反情報」,因此建議政府應該擴增督察及保防人力與預算,還需要強化國安局指導統合能量,與此同時,政府、各政黨、民意代表及媒體,都要支持國安體系。
此外,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今天邀請國防部、法務部等部會進行報告。國防部書面報告則指出,中共對台軍事單位進行全面滲透,國防部將建立全員「接密資格認證」的機制,依派任機敏職務或者涉密等級範圍,通盤研擬涉密人員安全調查做法。
法務部報告則分析,近期的共諜滲透案已經從傳統軍情刺探,擴張至「科技掏空」、「介選滲透」及「發展組織」三大類,未來將會朝向「落實公私機密管控」、「精進檢調偵辦團隊職能」及「強化刑事司法思維」努力。
法務部指出,除了加強政府、國軍及高科技產業人員防密意識,還將會加強偵辦團隊經驗傳承,以期建立穩定且有效的法律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