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國會大廈的圓頂建築。(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5年5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口頭無異議通過「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及「台灣國際團結法案」,除授權國務院定期檢視跟台交往所自我施加的限制,並列出解除計畫外,並強調聯大第2758號決議並未處理台灣及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進而要求美國運用影響力及話語權,抵抗北京於國際組織扭曲涉台決議的行為。
根據中央社報導,眾議院於美東時間5日下午開始辯論,並先後通過兩項友台法案,包括「台灣保證實施法案」(Taiwan Assurance Implementation Act)及「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
在「台灣保證實施法案」部分,美國現行法律要求國務院就「對台交往準則」進行一次性審查,並須向國會報告審查結果。今次表決的「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可謂是2020年「台灣保證法」(Taiwan Assurance Act)之強化版,要求國務院必須定期審查對台交往準則,後續向國會報告,及提出解除自我限制之計畫。
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後,國務院制定文件規範美國外交、軍事及其他官員與台灣官員互動的各項「紅線」。
2021年1月,時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卸任前夕宣布取消對台政策自我施加的限制,並廢除所有跟台交往準則。拜登上任後,雖然恢復準則,但卻也放寬雙邊交往,允許美國官員常態性於聯邦機構接待台灣官員,也能赴駐美代表處跟台官員會晤。
如今國務院由立場一貫友台抗中共,且過去提出數項挺台法案的盧比歐(Marco Rubio)所掌管,引發外界高度關注美方自我設限的去留。
法案還鼓勵美國的盟友及夥伴在適當情況下,反對中共試圖破壞台灣邦交及跟非邦交國的夥伴關係。
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籍的馬斯特(Brian Mast)在口頭表決前說,若要反制中共取代美國全球領導地位的野心,就必須以清晰態度,堅定地從跟台灣同一陣線開始做起。美國必須深化跟台灣在經濟、安全及外交上的合作,並以透明方式進行。
馬斯特說,「台灣保證法」2020年曾獲得兩黨支持下通過,「但當今的局勢更加嚴峻」。因此,此項法案對原有法律進行更新及強化,確保美對台政策反映當前的戰略現實,「而不是昔日的猶豫不決」。
至於「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則明確指出,聯大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聯合國裡中國唯一合法代表,但並沒有處理台灣及台灣人民在聯合國或者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問題,也沒有在中國跟台灣關係上採取立場,或者包含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該法案新增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不涉台的論述。
法案也要求美國在各國際組織中的代表,透過話語權、投票權與影響力,倡導這些組織抵抗中共試圖扭曲涉及台灣的決議、用詞、政策或程序等作為;並鼓勵美國的盟友及夥伴在適當情況下,反對中共試圖破壞台灣邦交及跟非邦交國的夥伴關係。
馬斯特在表決前呼籲支持這項法案,並指北京以系統性行動,試圖將台灣自國際舞台上抹除。
馬斯特說,即使台灣在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及經濟領域上都有重大貢獻,但中共仍透過恐嚇、賄賂及施壓手段,迫使各國與國際機構把台灣邊緣化,範圍涉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
馬斯特指出:「幾乎沒有其他例子比中共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更能清楚顯示它的意圖。」
他表示,中共正試圖重寫國際規則,以符合其政治敘事。這項法案將能確保美國不會袖手旁觀,也能明確告訴盟友及對手,美國不會讓涉及台灣地位或者主權的謊言合法化。
美國法案須經眾議院、參議院通過文字一致的版本,後交由總統簽署,才走完立法程序。
針對美方通過兩項友好法案,外交部今天上午發布新聞稿表示,部長林佳龍對美國行政部門及國會跨黨派對台支持表達誠摯感謝,並呼籲國際社會持續以具體作為反制中共錯誤詮釋聯大第2758號決議。
外交部表示,將會密切關注法案後續進展,並持續跟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維持緊密溝通,務實與穩健地深化台美友好夥伴關係。
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今天上午在例行記者會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台灣保證實施法案」彰顯美國國會對深化台美關係的支持,台灣身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成員,將持續跟美國等理念相近國家密切合作,深化全方位的夥伴關係,一同因應全球面對挑戰。
談及「台灣國際團結法案」,蕭光偉表示,中共曲解聯大決議並藉此來打壓台灣的國際參與、阻止台灣貢獻,更於各種場域把聯大決議跟虛假的一中原則綁成北京對台灣主權的證明。
他強調,該法案是美國國會以具體行動,反制中共在全球故意扭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以明確的國會立法進一步澄清事實,特別具有意義。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所長郭育仁、台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世民受訪時表示,這次法案的通過,顯示美國立法單位及行政單位的意見取得相當程度的共識。
郭育仁分析,這次美方是從共識變成為具體行動。總統賴清德在去年1月當選後不久,諾魯就以聯大第2758號決議為由做出外交轉向,「那是中國新一波法律戰的起始點」,美方很早意識到了。
陳世民表示,法案還需要經過參院同意,以及美國總統川普的簽署,一旦成為法律,對美國外交人員將起到相當大的推進作用;美國也需要團結西方國家採取行動抵制中共論述,特別是中共正以威脅利誘的方式,要求他國接受中共武統台灣的論調,「美國可採取領導角色支援台灣」。
談及「台灣保證實施法案」,郭育仁指出,取消或放寬交往限制已經講了很久,卡關之處是在於台灣的國安會秘書長、外交部長及國防部長能否進入華府特區。
郭育仁認為,美國將「與台交往限制」當成跟中共談判的重要籌碼,倘若美中關係惡化到幾乎撕破臉,美國將完全解禁,美國國會等同是做球給川普;這項法案「非常具有象徵性意義」,台灣三長實際上「只差跨過那條河」進入特區,況且,台美雙方直接溝通的管道早就已經建立。
陳世民指出,蓬佩奧當時是以行政命令廢除準則,這次入法後,除非未來政府修法,否則不能夠限制美國官員跟台灣官員的互動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