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9日,美國副總統卡馬拉·哈里斯在東京附近的橫田空軍基地與軍人合影。(圖片來源:LEAH MILLIS/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21日,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公布一份報告,其分析台灣發生突發事件之時,美台以外的各國可能如何來應對,內文中點名4組關鍵國家的處境和可能策略。
「台灣有事」各國相助?美國智庫指4組國家是關鍵
這份報告指出,台灣突發事件將可能重塑印太地區,甚至全球的安全環境。該智庫檢視了在地緣政治利益、價值觀和物質力量上,可能如何來決定各國地做法,而在非常大程度上,亦也取決於衝突發生之時的具體情勢發展,以及4大關鍵結構性的因素,包括了台灣突發事件的具體性質、屆時全球貿易和技術的情勢、台美能力及反應、能夠提供選擇的干預手段。
另外,有4組國家的反應,其對於台灣重大突發事件的結果,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第一組:日本、菲律賓
這2個國家是美國盟友,其都將處於台灣衝突的前線,且皆有美軍駐紮,不過也最容易遭到中國軍事報復。
第二組:韓國、澳洲、印度
這些國家全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和夥伴,雖然地理位置距離主戰場比較遠,且都必須考慮其應對將會如何影響自身關切的安全問題,以及於未來與美國之間的關係。
第三組:其他東南亞國家
泰國和新加坡必須考慮他們跟美國的國防關係,而柬埔寨、寮國及緬甸或許會遭到北京施壓。至於其他東南亞國家,可能會刻意採行取中立立場。
第四組:歐洲和世上其他國家
現今歐洲更加關注台灣,因為有許多國家已看見了台海衝突跟烏克蘭困境有相似之處。可是與中國的不平衡關係,同時缺乏投射軍事力量的能力,將於很大程度上會限制歐洲的直接干預;而發展中國家很可能會站在中國那一邊,因缺乏政治意願,更遑論軍事力量來向台灣馳援。
該報告在分析之後,得出4項的結論:
1、若台灣未陷入激烈戰鬥,且美國也沒有大規模干預,那麼其他國家出手援助台灣的可能性將非常低。
2、任何台灣突發事件都將會造成巨大經濟傷害,使得各國將試圖於「保護經濟利益上,特別是高級半導體的取得」、「結束衝突、遏止戰鬥所造成的混亂」之間來取得平衡。
3、地理鄰近性使一個國家於協防台灣方面存在著更多利害關係,而且更容易成為中國的報復對象。
4、各國選擇的應對方式,將會反映他們的國家利益和價值觀,但於很大程度上,亦會受到其他國家影響。
美國政策制定者應採取以下6項行動,以讓華府處在最佳態勢,能於突發事件發生 時,建立一個最有效的台灣防禦聯盟:
1、將「避免台灣突發事件」列成優先要務。
2、向台灣方面強調,台灣對於突發事件的反應,將會成為決定外援的一個關鍵,不論在展現決心或者實力方面。
3、支持且盡可能來推動亞洲內部、但不以美國為中心的安全關係網路發展。
4、不用預期他國家會有太多的援助,但於探索可能干預手段之時,也要具備有創意。
5、應規畫人道主義的撤離行動,藉此來促使東南亞各國能夠認真思考在台灣突發事件上的應對策略。
6、應該深化亞洲內部之間、歐亞間的安全關係,其中還包括美國。
前美軍太平洋司令:中共在台灣周邊海域頻繁海軍行動,是一個實戰演練
4月17日,據美國軍事媒體「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報導指出,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Harry Harris)在夏威夷檀香山智庫的「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成立50週年的活動中,他發表主題演說之時特別強調,「沒有哪一個國家比中國還更明確地表達它對於台灣的意圖」,所以我們也應同樣明確,且我們永遠不應該讓北京來左右美國對於台灣的外交政策。
哈里斯表示,中國企圖用孤立、進而來主宰台灣,其與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哈里斯援引現任印太司令帕帕羅(Samuel Paparo)的說法指出,近來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的頻繁進行海軍行動,這已經不是演習,而是一個實戰演練。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維持「戰略模糊」的政策,對中國一旦武力犯台時,美方是否出兵協防台灣,始終並沒有明確表態。
哈里斯指出,他主張戰略清晰而不是模糊,其理由是有3個關鍵對象應知道美國到底會不會保衛台灣,而非等到事發之時,才靠含糊其辭的協議或者承諾來決定。第一個對象即是台灣,「台灣應知道這一點,以讓他們能夠決定是要武裝自衛,或者選擇屈服。」
第二個對象就是中國,中國也應該知道美國是否會協防台灣,這樣才可以判斷是否要動武,因為若中國真的以武力侵略台灣,那麼中國軍方將在激烈戰鬥中損失達數十萬名的陸、海、空和海軍陸戰隊官兵。
哈里斯稱,第三個、也是最為重要的對象,那就是美國人民。你們有權利知道,你們的兒女,身穿美國軍裝,有可能會為台灣而戰,甚至犧牲生命。
學者:若台海爆發戰爭將致人口雪崩 全球付出約10兆美元代價
2024年2月21日,美國之音發表了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W-Madison)的高級研究員、人口問題的專家易富賢分析文「台海戰爭將致使兩岸人口雪崩」。
易富賢指出,據研究估計,如果台海爆發戰爭,全球將會付出大約10兆美元代價,其高於烏克蘭戰爭和新冠肺炎疫情所造成的損失。
易富賢表示,其實,台海若爆發了戰爭,其最大代價是人口損失。因一旦開戰,無論勝敗如何,中國必將會遭西方制裁,且地緣政治環境將會惡化,出口減少,甚至失業率攀升,以及生育率暴跌。
若兩岸開戰更可能會危及全球。易富賢分析稱,猶如俄烏戰爭致使歐洲能源價格的飆升、經濟減速、高通膨,以及出生數減,如果台海開戰,極可能會導致美國所領導的國際秩序崩潰,天下大亂,還會波及日韓等多國生育率亦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