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希節預言的末日之戰中可以發現,波斯民族是推動人類宿命的過程中,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範圍和古代波斯非常接近,而它的角色和最終的結局早早已經被預言家說破。
猶太預言波斯民族的命運
早在公元前700多年,古猶太先知以賽亞就預言了波斯帝國的誕生。
在《聖經·以賽亞書》記載,以賽亞預言說:一位叫居魯氏的王是最高神的受膏者(受膏是一種儀式,表示受神祝福)類似於猶太人傳說當中的彌賽亞——救世主的意思。
神在顯現給以賽亞的未來景象當中說他將利用居魯氏之手征服列國,拯救猶太人脫離巴比倫之囚,重建聖城耶路撒冷和聖殿。
公元前609年,新巴比倫帝國崛起,對中東最強大的帝國亞述宣戰。巴比倫擊敗了亞述成為了中東的新盟主,可是猶大國卻被埃及所擊敗。
巴比倫國王尼布賈尼薩出兵猶大國,擄掠了不少人口和財富,11年後他再次圍攻耶路撒冷,燒燬了第一聖殿又把眾多擄貨的猶太人帶回了巴比倫,從此大量古猶太人定居巴比倫,這就是所謂的巴比倫之囚,也是先知以賽亞在預言中看到的猶太人被囚困的處境。
古羅馬帝國崩潰之後這片土地從此陷入了碎裂和混亂再也沒有長期統一過,從今人角度看來波斯帝國比巴比倫要強大,馬其頓帝國的武力又大大超過了波斯,羅馬帝國的武功也空前絕後,但是在預言當中,在心靈力量的維度上——凝聚各個民族,從給這方土地帶來持久和平這個角度上——他們卻是一個不如一個。
猶太預言中,波斯是一個頻繁出現的角色,從誕生到幫助猶太人擺脫了困境,又如何毀滅都有詳盡的預言:在末世的時候是以色列的對手之一,而這就是伊朗的宿命。
在這場末日之戰之後,一個心靈提升、回歸神性的時代就開始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聖經以西結書的末日戰爭
以西結也是巴比倫之囚的猶太人之一,以西結在20多年的流放生涯中寫下了大量預言。在聖經預言當中,現代伊朗最有可能出現的部分,就是以西結書關於末日的部分。
以西節預言,到了末世之時以色列最高的神會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引領回迦南地,也就是今天的巴勒斯坦重新建立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會和大衛王時代的以色列疆域一樣大。
以西節書還預言了以色列一復國就會被聯軍圍攻,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情節在以希節預言當中出現,這場末日之戰的開啟是由於波斯人的參戰,這是啟動末日預言的一個重要環節。
從今人觀點回顧來看,預言中講的以色列復國之後有一個領袖會組織起聯軍攻擊以色列,預言提到聯軍成員的列表包括羅什、米沙、圖巴爾和波斯。
現代中東沒有波斯帝國,只有一個叫伊朗的國家,主體民族是波斯人,也繼承了古代波斯的版圖,也繼承了它部分習族。所以說把現代伊朗當然就和這個預言中的波斯對上號了並不為過。
預言還細節到了戰爭的具體過程:龐大的反乙聯軍,似乎是被某種不可思議的力量給終結了,戰爭的結束伴隨著大地的震動和類似火山噴發的景象;硫磺和烈焰到處都是這些景象被一些解經者解讀為火山噴發。
當今巨型鑽地炸彈爆炸的場景還真的很像火山噴發,以西節還預言了各個聯軍以慘敗收場參戰各國也遭到天譴,比如瘟疫肆虐。然而在這場末日之戰之後一個心靈提升、回歸神性的時代就開始了。
回歸神心靈的正邪之戰
以西節預言談了以色列的進化和回歸神;以色列最高的神說:因為猶太人不再信他,所以才讓猶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受苦,讓他們的苦難結束之後,再返回迦南地建國,而這整個安排是要讓所有國家都看到以色列人的最高神是真實不虛的存在——要給所有國家一個示範,讓他們懂得敬畏神,從而得到進化。
這段預言很可能指的是一起全球性事件,以色列只是其中的一環,並起著示範作用的一環,教導世人要敬畏神。
關於波斯民族——現在的伊朗,有預言到類似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場景,不過被最高的神出手很快結束了。
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發生與否,若從精神世界當中去尋找那個激烈戰爭的場面,有一派解讀預言者認為以希傑所預言的這場末日之戰其實是一場屬靈的正邪較量,戰爭就發生在每個人的頭腦中,人人都要做出選擇,而這個選擇可能就是末日的審判——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沒有法庭,但有法官。
從以希節預言的末日之戰中可以發現,波斯民族是推動人類宿命的過程中,一個不可替代的角色。預言還指明了這場戰爭結束以後,以色列人就會進入新的時代:重建聖殿、恢復古老的傳統,生活在最高神所建立的地上王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