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权是人权中最基本的权利,这是不言而喻的。今年秋天,在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60多个国家的数千名国民在瞬息间被剥夺了这个权利。这个事件极为清楚地表明,要使50多年前纳入世界人权宣言的理想成为现实,全世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年,最为重要的是,值得对这份里程碑式的文件中所详细阐述的权利和这份文件如何获得了大多数国家的批准进行思考,尽管当时有关国家不仅在意识形态方面,而且在种族、性别和宗教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这一任务能在1948年顺应世界潮流得以完成是战后历史中的伟大事件之一。
1945年联合国宪章获得通过为起草一份世界性人权宣言创造了条件。联合国宪章确定了"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这一目标。但如何确定什么是人权?这个任务被交给了1946年成立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
据史学家说,《世界人权宣言》产生过程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是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在她的丈夫去世后继任总统的哈里·杜鲁门任命她为驻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代表。各国代表一致选举她担任这个新成立的机构的主席。
为这位已故第一夫人写过传记的多位作家之一,塔莫拉·哈雷文写道,罗斯福夫人极力主张给人权下一个有力而精确的定义,但与此同时"试图弥合不同成员之间的分歧并调和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观点"。
哈雷文补充说,在《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中,国家之间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人民之间在妇女和有色人种的权利、宗教自由、人类生命起源点、言论自由和持不同政见权的范围以及经济和社会权利的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分歧。
但是,在人权问题上最严重的分歧源于西方国家及其盟友和苏联及其盟友之间对自由和民主的截然不同的观念。罗斯福夫人强调,"苏联没有真正的个人自由,因为个人的权利从属于国家"。苏联一方则认为,西方只对"十八世纪的权利"感兴趣。
这个根本份歧为人权委员会起草该项文件的辩论确定了构架。罗斯福夫人在她的自传中回忆道,共产党国家的代表们强烈反对对文件的商议,有时发表长达数小时的发言,竭力使文件的措辞符合他们的观点。她说,作为委员会主席,她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充份余地,但是她决心在1948年圣诞节前完成文件的起草工作。
尽管面临极大的困难,罗斯福夫人在联合国其他同事,尤其是查尔斯·马利克(黎巴嫩)、张彭春(中国)、约翰·汉弗莱(加拿大)和勒内·卡森(法国)的帮助之下,达到了她的目标。联合国大会于1948年12月10日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
在出席大会的58个会员国代表中,48国投赞成票,0票反对,8票弃权,另有两个会员国缺席。苏联及其卫星国占了弃权国家的多数。沙特阿拉伯代表也弃权,因为他认为这项宣言过份倾向于西方的人权观。从那一年开始长期实施种族隔离的南非也因反对宣言包括所有的种族而弃权。
埃莉诺·罗斯福在联大发言时,强调了这项文件的划时代意义:
"人权宣言很可能成为全世界所有人的国际宪章。我们希望联合国大会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法国人民1789年宣布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美国人民采纳的《人权法案》以及其它国家在不同时间采纳的类似宣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为广泛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权利定下了基调,这些权利成为所有国家都应争取达到的共同标准。"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
在经历了历史上最野蛮的战争之后,世界终于通过了这套准则,人们希望这套准则将使人类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 要所有的国家对其在国内与国外的行为负责。
然而,作为联合国大会的一项决议,《世界人权宣言》没有法律约束力。联合国大会的决议仅对各国提出建议,而不是必须遵守的义务。但是正如杰克·唐纳利和罗达·霍华德在他们的"国际人权手册"中所强调的,多年来"《世界人权宣言》已经发展成不只是提供建议的文件"。
《世界人权宣言》激励欧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创立了一系列地区性人权公约,对于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几十年间殖民主义失败后走上世界舞台的新兴独立国家制定的很多宪法产生了影响。
《世界人权宣言》包含的准则和条款还在一系列公约中得到进一步详述,其中最重要的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这些文件被认为对签署公约的国家具有约束力。
半个多世纪以前曾由埃莉诺·罗斯福担任主席的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每年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审议各国遵守人权准则的情况并追究违犯者的责任。虽然一些捍卫人权的人士批评人权委员会使用的手段不够,但是决不应该低估人权委员会能够把违犯者置于公众监督之下的重要性。
人权日不仅对联合国人权委员会首要的和意义最为深远的成就 ─ 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表示纪念,而且对为使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成为所有国家和人民生活的现实而努力的其它政府和非政府人权组织所作的大量工作表示纪念,这已经成为每年的传统。今年的纪念活动强调的事实是,没有比这更崇高的事业了。
《美国参考》 David Pitts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