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怪:
不想记者来宣传
按照著名导演周晓文的说法,参与报道的记者越多则说明电影节规模越大。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都会特邀部分媒体来参与报道,或者广发“英雄帖”,请各地记者云集会场,影坛“论剑”。可惜本届长春电影节则态度古怪,当广州几家报社记者联系组委会要求前往采访,对方竟然表示:“我们原则上不需要外埠媒体来采访,你们感兴趣非要来,就来吧,我们接待就是了。”据长春市有关负责人表示,不请记者体现了主办方的自信--真正关心电影节的记者还是会主动前来。
第2怪:
交钱采访没优待
尽管电影节组委会热情不足,还是有几十位来自上海、广州、成都等各大媒体的记者顶风冒雨坚持到长春去采访。记者们一报到就被告知要住组委会指定宾馆,4天内就要交2500元会务费。就算自行解决食宿,也得交1000元的采访费,才得到一张采访证。然而有一天,几位交足几千元会务费的广州记者去参加发布会,守门人不认记者证,还要请柬。开幕式晚会也是如此。几番吃闭门羹,记者去组委会质问,组委会说请柬早派完了。而据几位来自沈阳的记者说,他们只交了500元,就拿到了包括开幕、闭幕晚会请柬及观摩电影票等“优惠券”。
第3怪:
开幕式直播变录播
据记者调查,长春市民对本届电影节也颇有微词。开幕式原定由长春电视台现场直播,不料却临时取消,也没有进行大范围的提前通报。当晚,许多市民都坐在电视前等着好戏开场,却空等一场。隔了一晚才在长春台播出。
第4怪:
法国电影周只来一老外
本届长春电影节韩国电影周撤出之后,法国电影周算是幸存下来,然而有关发行商、电影人来者寥寥,只有一位全权代表的戛纳电影节总经理盖拉女士出现在公开场合。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和金鸡百花奖比,这位“老外阿姨”应该是长春电影节最高“星级”的国际电影人。虽然她表示下次会带多些法国明星、导演来捧场长春电影节,但毕竟是两年后的事,怎能挽回本届电影节明星匮乏的尴尬局面?
第5怪:
卖电影的不愿来
期间影视交易会吸引了近200家影视机构设展,带来近200部集影视剧片。记者从交易会徐主任处了解到,其中真正的电影制片单位只来了6家。记者在现场看到,影视交易会上电视机构展位抢尽电影单位风头,电影节交易会电影反被电视排挤,无怪乎许多电影单位都不愿前来凑热闹。
第6怪:
影视交易不让买
记者于25日下午3时最后一次去影视交易市场时,发现原定于26日上午结束的市场已提前收档。30几家民营影视公司早就人去楼空,各地电视台代表也不见踪影。西影厂一位发行经理对记者诉苦:“这是什么交易会?来了200家全是卖方,没有见买主来,结果成了参展商内部交流。”据另一业内人士透露,全场交易额几乎为零。
第7怪:
提名奖提名不公开
无可否认,本届长春电影节采取了许多新的措施,令其更接近国际化、标准化,增设了最佳音乐奖、摄影奖等3项大奖和12个奖项的提名奖。记者从内部得知,《荔枝红了》早在获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之前,已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女主角三大奖项。奇怪的是,既然每个奖项有内部提名,为什么不公开?既然增设了提名奖,提名名额是多少,也得对公众有个满意的交待吧。提名只用来供评委会工作?这名又是谁提的?如果是评委们所提,如何反映长春电影节的群众性?
第8怪:
歌星比影星到得快
前晚结束的第六届长春电影节闭幕式大型演唱会上,张惠妹、毛阿敏、毛宁、杨钰莹等歌星云集一堂,令电影节终于多了点“星味”。据悉,张惠妹在25日上午就早早赶到长春市了,为次日晚的演出做足了两天的准备。比起前些天众评委们感慨该电影节资金少,影星难请,如濮存昕因飞机不顺还闹情绪不接受采访,这些歌星捧场电影节的积极态度令人叹服。虽然,他们可能是冲着演唱会的数万元出场费来的。但能在电影节上见到一群大腕歌星,也弥补了本届电影节的星光不足的遗憾。本报特派记者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