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嘘不已的“人造神童”

发表:2003-04-14 18: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笔者很想找机会亲口问一声:一个吃口苹果都要“学”上一番的幼儿,到底被抹去了多少童年的金色?

  时下图书市场虽然低迷,但亲子教育的“硕果”却委实不少,“小鬼当家”连冒“新芽”,且大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之势。先有8岁小子重编《西游记》,后有6岁幼童“创作”《流浪记》,而今,又出现了年仅4岁的“神童诗人”,“作家”年龄段急转直下,可谓--没有最小,只有更小。

  3月25日的《长江日报》以很大篇幅就这位4岁“神童”进行了专访报道,题为《“神童”是怎样炼成的》。通览全文,方知这位名曰“非凡”的小女孩3岁时还“并无过人之处”,为什么到4岁时忽地就成为“神童”,并在家里专门设立了“小非凡教育中心”了呢?原来这全仰赖其父开始“启蒙”。而其父最常用的“启蒙方式”,就是强化“因势利导”,无论孩子想玩还是想吃,都必须先“学习”一番,甚至到餐馆吃饭,孩子不背好菜单就干脆全家都陪着孩子饿上一顿。如此用心良苦地大力人造“神童”,读来真令人唏嘘不已!

  至于其取得的所谓神奇,据称,小非凡已立志“出诗集”。看来热衷“卖点”的出版商不愁“奇货可居”矣!而我对这样的“奇货”是从不敢当做“文学”的一部分的。为避免先入为主,我曾耐心读过8岁“小作家”重编的《西游记》,掩卷之后,禁不住仰天长叹--难道我中华文坛真无人矣?非要用懵懂儿童编出“玉皇大帝使手机”的故事来充儿童文学的数吗?

  以成人宽容眼光视之,几岁孩童写成那样已属不易。如果自娱自乐,我亦夸赞不已。然而,如今是变成印刷品,用几岁孩童的如此想像力去“启迪”全体少儿的智慧,我只能哭笑不得。什么叫爱迪生式的创造力?什么叫“伤仲永”式的热闹?孩子当然不好分清,可为什么大人也渐成迷糊之状?岂有将简单的热闹视为启迪少儿心灵智慧的道理?为什么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活跃在《少年文艺》上的作家多为成年人?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及普通成年人吗?非也!正是因为有了那么一批洞悉少儿心灵、功力深厚的作家,《少年文艺》才影响了80年代那整整一代少儿。这难道是简单热闹便做得来的事吗?

  当今文坛之所以低迷,并不因缺少热闹,而是缺少深邃与厚重。“小鬼神童”其实无可指责,他们的意志有时并不完全受他们自己支配,他们或许只知如何“取悦”大人,而不敢在乎自己的兴趣与欢乐。

  每个家长,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本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任何一位父母,也并不享有以孩子为“标本”的权力!为什么我们的些许家长如此迷恋制造“神童”,为什么有些媒体不遗余力地为“躁动”鸣锣开道?有谁来问一问昔日“神童”今安在?拔苗助长的“速成”是否为了赶上急功近利的末班车?

  笔者很想在一个无拘无束的场合(决非造作的综艺电视上)亲口问问这位4岁小朋友--她的“强化”童年有几许快乐、几分烂漫?一个吃口苹果都要“学”上一番的幼童,到底被抹去了多少童年的金色?


(无锡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