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早就拟好了对策,在杨培权自焚后没多久,新华社就发出新闻稿,对杨培权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报道,并认为杨不过是因为一些小纠纷而作出的过激行动。
新华社的结论,让我们看到,这似乎是安徽官员对朱正亮结论的翻版。安徽官员指控朱正亮因为心理承受力太差而导致过激行为。在安徽官员的眼里,拆迁赔偿不过是小纠纷,又何必闹得这么大这么绝呢?
在朱正亮的调查访问中,朱正亮的家庭和朱站在同一阵线。他的妻子陪着他自焚,他的儿子则在家中为父母流泪,邻居也对他们的上访寄予同情,然后,还有那些观众--就事件发表意见的读者和评论家都谴责当局的横蛮,并同情朱正亮的遭遇。
但在关于杨培权的背景介绍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家属“大义灭亲”不理解甚至反对反感他们上访的证词。据杨培权同伴袁誉立的妻子分析,他们之所以如此沉迷上访,可能与性格内向有关,也可能是看到自己家境日渐贫寒,相比他人家境逐渐富裕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新华社的新闻稿还描写了杨培权的十四岁女儿的反应,“小女孩只是含泪表示:爸爸,你不要再去上访了,我想你赶紧回家!”
奇怪吗?不奇怪,在文革期间,夫妻间相互揭发相互斗争的例子可多着呢,甚至比这更残酷令人难以形容。人说同床异梦,在中国社会,许多家庭不过成为一个虚壳,寄生在其中的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但是却像杨培权家一样经常争吵濒临离异,像袁誉立家一样闷声不响……。
最可耻的是,新华社在未有取得当事人杨培权等的陈述前,便利用其家人的嘴指控杨培权他们的遭遇是“小纠纷”,企图将事件责任推到受害者本人。
更有甚者,报导引述杨袁的朋友的话说,杨是“头脑简单,容易受人利用”。
这不能不说他们别有用心,是在受害者的伤口上撒盐。
出事了,都是当事人不好,都不过是“小纠纷”而引起,这就是中国传媒的惯性思维,这也是中国官场的惯性思维。
中国的“小纠纷”太多了。这不,在朱杨自焚事件后,十月三日,天安门金水桥上又上演了一幕跳水自杀的悲剧,一名叫叶国江的北京市民因为拆迁“小纠纷”而欲在金水桥跳水自杀。据他的侄儿叶明忠说,他的父亲叶国竹因参与拆迁抗议,在九月三十日(国庆之前)被捕。
据说叶国竹是北京请愿市民的领导人,假如叶国竹没有被捕呢?国庆节的天安门还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历史上,小纠纷酿成大动乱的先例太多了,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张献忠,到中共开国元勋“两把柴刀闹革命”的贺龙……。从目前的发展来看,中国的动乱也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