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作家坦承只能写到省部级 不能碰中央高官

发表:2004-05-25 21: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有关中国作家周梅森的报导说,批评界有人认为周梅森反腐作品的巨大成功,说明中国领导层比过去更能容忍公开的批评了,但是也有人说,中国的文学领域存在大片禁区,周梅森的反腐作品对于现行体制是"小骂大帮忙"。

刊载在《纽约时报》星期六的"人物侧影"栏目里的这篇报导的题目是:"牛虻式的作家批评中国的权贵,但从不出格"。英国19世纪末的小说《牛虻》塑造了一个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针砭时弊的斗士的形象,《纽约时报》显然是借用这个形象来比喻中国当代反腐败作家周梅森。

《纽约时报》这篇报导的主要内容,是批评界和周梅森本人对他反腐败作品的成功的看法:批评界一派人认为,周梅森的成功表明,中国领导层对于公开的批评"越来越有度量了";另一派人则说,周梅森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对现行体制"小骂大帮忙"、"站在政府一边,充当传声筒"、"向标榜改革的政府脸上贴金"。周梅森本人则辩解说,"我的人物都是省一级、部一级的高官;在中国当前形势下,我不能再往上写了,写了也没法出版。"

耶鲁大学文学批评家苏玮表示,当代中国反腐败作品的文学性乏善可陈,但是从社会批评的角度看,这些作品还是有价值的。

这位批评家说,对一部反腐败作品来说,最重要的是对人性挖掘的深浅,而不是所刻划人物的官职的高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文学教授梁丽芳也说,反腐败小说成功的关键在于揭示产生腐败的"环境"。

周梅森说,"中国社会存在的冲突和问题以及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为当代中国作家提供了很大的创作空间。"耶鲁大学的苏玮认为,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他说,中国当代文学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开拓。

《纽约时报》的报导说,在中国,文学创作除了不能碰中央一级领导人而外,呼吁多党民主是另一个主要禁区。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