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40元和220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国内成品油价最终抵挡不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压力,一年时间内不得不三次提价,而且是汽油、柴油首次双双涨价。文章认为,如果油价维持在高位,将使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2005年的GDP预测值可能减少1.1个百分点。今年初,国内能源界预期全球油价的平均值是每桶38美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测算说,如果全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桶平均上涨10美元,我国就要多掏70亿至80亿美元。在这段石油价格不断动荡的日子,尚未完全建立起石油安全储备、油资源有限但油价已经与国际接轨的中国损失惨重。中国实行替代能源战略势在必行。
关于替代能源的讨论由来已久,几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就作为一种国策被屡屡提及。但替代能源战略至今没有明显的发展势头,这与中国经济的新赶超主义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笔者所谓新赶超主义运动,主要是指自20世纪80年代已来,面对“历史的终结”,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借助于现有成熟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而进行的市场经济改
革。但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影响力的低下,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不得不在这种严重依赖并消耗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现代化模式下处于粗放的末端,造成了经济起步的同时环境代价巨大的现实。这种新赶超主义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由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对世界现有能源格局形成巨大冲击,从而进一步加深南北矛盾。
中国替代能源战略的借势提速,实际上仍是这种新赶超主义运动的延续。因为替代能源战略的本质还是在于传统不可再生资源的转化,而不是能源结构本身的质的变化。这可以从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替代能源战略的一些消息上得出,有关部门透露,今后5-10年,中国将以陕西、山西、云南和内蒙古为基地,加快推进煤炭的液化战略,以减少对国际市场石油产品的依赖,缓解燃煤引起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据悉,中国政府已把煤转化与西气东输一起列为今年我国10大重点工程,并决心在“十五”计划期间大力发展洁净煤技术,尽快在煤炭转化和发展替代能源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发展中的中国来不及细想,天然气没了怎么办,煤开采完了怎么办。而且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的转化,无论是多么科学,其环境污染的巨大仍然是相当惊人的。
环境问题是所有实行新赶超主义运动的国家都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国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快,总量巨大而显得尤为突出。就在发改委加快替代能源战略的同时,中国也开始正式盘点自己在环境方面的代价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近日对外公布,经过几个月的论证、商讨,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已初步建立。目前,正在酝酿试点工作,准备在全国六个大区中各选择一个省,首试绿色GDP,然后在全国推广。此外,1998-2003年的环境污染损失也被纳入近期绿色GDP具体核算内容。这将是一次真正的考验,如果未来这种核算如实的话,相信我们看到的结果是何等触目惊心,人们会清楚地知道每年7%的增长是以什么样的代价实现的。
那么,中国的根本出路在哪里的。笔者认为,中国现有的替代能源战略必须从本质上调整,要从仓忙应对危机的无奈中走出来,以新能源为核心进行构建。即使这条路布满艰险,也只有这条路了。关于新能源的论述很多,只不过在中国当前的经济追求背景下,显得十分边缘不被重视罢了。上面提到的那个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就曾专文论述过,他说的一段话,尤其是在新一轮石油危机的背景,似乎更振聋发聩:“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我们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必须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须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必须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必须发展新能源以实现生产方式的彻底超越。唯有如此,我国人民才能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仍生活在安全优美的环境之中,告别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种种灾难,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社会,培育出一个全新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
虽然我们还没有进入一个风能、太阳能的时代,虽然这样一个时代似乎遥不可及,但我们只有满怀希望地努力了,因为那可能是人类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