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布的有关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达48%,其中12%有明显的心理症状,2%程度较为严重。而实际上,教师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并不仅限于小学,中学、大学,各类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中都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
曾有媒体报道,教师因心理困扰而虐打学生的事件。极端行为毕竟是个别现象,更多存在心理障碍的教师表现为无故迁怒、恶语谩骂、以罚代教等等。这些行为短期对学生影响轻微,但长期伤害会产生众多负面作用。
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最显著的表现是,难以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他们大多不关注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更不会根据这些特点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剖析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气氛。甚至有的教师忽视学生的性格、特长差异,使用过激语言,冷淡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致使学生心理受到伤害。最终导致师生间缺少有效沟通,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果降低。
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不健康心理会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甚至是健全人格的形成。由于学生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待在校内,所以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在人际关系、工作态度、教学风格等方面的表现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消极、暴躁、紧张的心理倾向会被学生仿效,最终潜移默化地演变为学生自身的心理品质。相反,心理健康的教师能以愉快、沉稳的态度对待学生,时时处处使学生感到温暖,这对培养学生的无私、互助、诚恳、大度、顽强等优良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破坏师生之间和谐关系
学会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是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第一步。心理健康的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不以貌取人,不以偏概全。这样不仅能帮助教师树立自己的威信,而且能指导学生健康地成长,尤其在促进学生的团结与合作方面起到楷模作用。相反,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粗暴、对学生的教育敷衍了事。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厌恶学习、恐惧学校,进而难以与人沟通。
伤害学生的积极情绪
情绪有着极强的感染性,教师情绪的优劣通过言行、举止反映出来,会直接伤害到学生的积极情绪。教育学家认为,一个不能自制、严重抑郁、极度偏见、凶恶刻薄或习惯性谩骂的教师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同于肺结核或其他危险性传染病对儿童身体健康的威胁一样严重。
(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