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晨报报导,一个叫了50年的老字号学校“北京广播学院”,现在改成“中国传媒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变成北京交通大学”,不胜枚举的更名行动令许多人无所适从,也有许多师生对此决策颇为不解,因为原来的校名名气大,改了名字倒像是新的民办学校,对拥有历史记忆的名校而言,真是得不偿失。
不过这似乎是中国大陆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新走向,一股全新的高校改名浪潮又呈风起云涌之势,不少不少高校纷纷从“学院”升格爲“大学”。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爲“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爲“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校升“学院”爲“大学”,能给学校在办学经费、学科点批设等多个方面获取更多的益处,因此备受高校及其所在地政府的重视。虽然教育部对升格的条件有严格的标准,但仍出现了一批从“学院”更名爲“大学”的高校。
有的学校名称更是改得彻底,像“海淀走读大学”改名为“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改为“北京语言大学”,改头换面之后,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它到底是原来的哪所学校。
新浪网校园频道针对高校改名的推出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认爲改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好事”的占22.13%,认爲“会浪费了原有的名声”的占49.71%;认爲改名“影响挺大,不认识它了”的占到 64.67%,只有5%的表示改名后“更喜欢它了”。
不到一成的人能接受、认同新校名,可见改名兹事体大,绝不仅是换块招牌而已,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决定性的影响。一位原北京轻工学院的女生说,“我们原来学校的轻工专业非常有名,现在和商学院合并成了工商大学,我们的专业优势反而被埋没了。此外,家长们也迭有抱怨,因为不知道这些新名称原来到底是什么学校,报考之前还得重新打听一番。
不过,当然还是也有必须改名理由的学校一些大学的名称始于历史的某个时期,虽然它们发展到现在已成爲具有一定名气和历史积淀的学校,但爲寻求更大的发展,宁愿在新名下重新积累。“海淀走读大学”改爲“北京城市学院”是个典型案例,因爲“走读”在今天已经属于过时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以办学特点如“钢铁”、“广播”等来命名的高校走上改名之路。
大学改名问题看起来见仁见智,但是师生、校友总是对旧名称有历史情感,任意让行政力量凌驾在教育实质之上,将置大学尊严于何地?何况品牌本身也是行销策略之一,所以多数人认爲,大学改名必须要慎重。改不好,极有可能落到既伤害师生、校友感情,又没能提升办学空间,造成品牌流失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