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坝威胁河流 长江首当其冲

发表:2004-10-08 19: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报道,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险境中的河流--水坝淡水生态系统的未来”的报告,列举了世界上已经建造或正在建造的水坝对自然生态产生的弊端。报告指出,由于水坝建设威胁淡水生态系统,全球有二十一条河流及其流域生态严重退化,中国大陆的长江流域排名世界第一。珠江流域也在其中。

报告指出,水坝切断了河流与泛滥平原、湿地的联系,而泛滥平原和湿地可以减缓水进入河流的速度。水坝会对鱼的迁移方式和河滨湿地造成影响,比如瀑布、急流、河岸和湿地。这些栖息地是许多水生和陆生生物的觅食和繁殖的场所,它们对维持其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如:水净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减缓水流运动速度,水坝阻止了沉积物向下游三角洲、河口、flooded forests、湿地和内海输送,影响了物种组成成分和生产力。沉积物的淤积还会影响水坝的运作和缩短水坝的寿命;水坝蓄水消除或降低了春汛或洪水的洪峰,而这些洪峰对维持下游河滨和湿地生态系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当水坝终止了这些洪峰后,河滨和湿地以及相关物种会逐渐消失。水坝运作还会对水质造成影响。

同时与大坝建设相伴随的是直接和间接的重大社会影响。直接的社会影响是库区移民安置问题。水坝和库区的建设需要淹没大量的土地, 这些土地有些是肥沃的耕地、有些是具有重要历史或文化意义的土地,还有一些是居民地。移民安置通常是强制性的,无论是强制性的还是自愿的,都存在着重新安置移民的社会影响。当然,大坝还存在一系列间接的影响。位于大坝下游的社区,尤其是那些依赖天然泛滥平原为生的人们,上游修建的大坝会对下游社区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产生影响。

由于发展中国家对水和能源的需求客观存在,而且急待解决;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风险也日益增加,特有物种及其栖息地受到了威 胁。当流域内的居民依赖当地的生态系统为生时,比如从事渔业生产,洄游性鱼类、河豚和水鸟就容易受到伤害。有一些水坝建成后一直没有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经常处于不能提供清洁水也不能提供电的状态,这些水坝对流域的影响最为严重。同时,水坝提供的水大部分被浪费了,尤其是被效率差的农业灌溉系统所浪费。全球每年浪费的水达一千五百万亿升。影响了河流生态。

报告说,大坝集祝福与诅咒于一身。在它们提供水和电力的同时,还对淡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既影响自然又影响人类。现在,世界上60%大江大河上都被水坝、运河和引水工程所阻断。由于大坝及其附属水利设施的建设,导致了众多淡水栖息地和物种的丧失,比如灌溉系统就是罪魁祸首之一。

报告说,中国是世界上计划兴建或正在修建的水坝数量最多的国家,眼下正在施工的有88个,规划之中的有36个。长江有46座拟建或在建的水坝,因而倍受关注。现在,长江流域人口有4亿,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14人,是世界上人口 最稠密的流域之一。根据中国政府的说法,长江的水坝建设将提供电力并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确保农业和工业生产用水。不幸的是,这样过分注重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对淡水生态系统和物种的长期影响。长江流域坝高15m以上的水坝数量众多,已经把流域切割得支离破碎了。 新增的46座拟建或在建的水坝将会给已经不堪重负的流域带来更多的压力。

目前,长江是陆地和淡水生物多样性中心,拥有322种鱼类和169种两栖动物,这些物种将受到新建水坝的严重影响。由于河流和河滨栖息地的进一步恶化,许多物种的处境都很危险,包括中华鳄、江豚(世界上唯一的适应淡水的豚类,据报道其数量正在迅速下降)。白鳍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类动物,现仅存几十头,处境非常危险。白鳍豚历史上的分布区包括长江流域的中下游以及流域内的支流和湖泊。现在,三峡大坝是白鳍豚分布区的上游界线。据估计1980年白鳍豚的分布数量剩有400头,到1993年锐减到150头。现在,白鳍豚仅在长江干流才能发现少量的个体。正在建设的三峡大坝和流域中游支流的众多的水坝进一步威胁豚类种群的数量。

其它受到水坝严重影响的物种是鹤类。鹤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其主要的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尤其是其越冬和迁徙道路上途经的湿地的破坏。中国鄱阳湖边丰富的洲滩成了白鹤的主要越冬场所,在这里过冬的白鹤占了世界总量的95%以上。三峡大坝将会改变鄱阳湖的水文动态,这将给该濒危物种造成严重的威胁。

长江拥有的鱼类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渔业区。重要的商业鱼类的种群数量都在下降,如中华鲟、鲤鱼和白鲟。过去在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捕捞量约24万吨,最大捕捞量是1954年的44万吨。随后,捕捞量逐年下降,在1983~2000年间,年捕捞量下降到11万吨。

有关珠江流域,报告指出,珠江流域在建的大坝有10座。珠江是中国南部最大的河流,它在香港和澳门之间注入中国南海,它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通道之一。该流域的开发程度较高,据估计已经丧失了80%的原生森林植被。流域内的人口密度为194人/平方公里。沿着珠江,在最近40年来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坝3000座以上,它们阻断了鲱科鱼类的迁移通道。盾齿鰶和鲥鱼,这两个物种都已经从河流的管制区消失了,并且主要的鲤科鱼类如鲮鱼也不再有商业捕捞价值了。

报告还指出,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代价高昂,而效益难以预料。据估计,该工程将花费120亿美元,这不仅仅对纳税人而言是非常昂贵的,对环境而言同样代价惨重。此外,可以不破坏环境的节水替代方案就近在咫尺。根据WWF中国办事处的分析,南水北调调水工程立足于过时的、错误的假设,比如过分的高估了用水量。即使按照官方估计,在遭受干旱的北方三省的节水的潜力达500~900亿m3。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南水北调工程总的调水量要少于600亿m3。

报告说,目前的水坝建设项目瞄准的是整个流域,比如长江和亚马逊河,这两条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意义。如果没有在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人类和自然可能会付出无法估量的代价。


参考资料

《险境中的河流》WWF与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编写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