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进攻华东的日军攻占南京后,第13师团北渡长江,进至安徽池河东岸的藕塘、 明光一线;进攻华北的日军第2集团军从山东青城、济阳间南渡黄河,占领济南后,进至济宁、蒙阴、青岛一线。日本大本营为打通津浦铁路,使南北战场联成一片,先后调集8个师另3个旅、2个支队约24万人,分别由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烟俊六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指挥,实行南北对进,首先攻占华东战略要地徐州,然后沿陇海铁路西取郑州,再沿平汉铁路南夺武汉。中国军队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先后调集64个师另3个旅约60万人,以主力集中于徐州以北地区,抗击北线日军南犯,一部兵力部署于津浦铁路南段,阻止南线日军北进,以确保徐州。
1938年1月26日,日军第13师团向安徽凤阳、蚌埠进攻。守军第11集团军第31军在池河西岸地区逐次抵抗后,向定远、凤阳以西撤退。至2月3日,日军先后攻占临淮关、蚌埠。2月9日、10日,日军第13师团主力分别在蚌埠、临淮关强渡淮河,向北岸发起进攻。第51军与日军展开激战,伤亡甚重,12日向浍河方向撤退。第五战区以第59军军长张自忠率部驰援,进至固镇地区,协同第 51军在淮河北岸地区阻击日军。同时在淮河南岸,以第21集团军第48军固守炉桥地区,第7军协同第31军攻击定远日军侧后方,迫日军第13师团主力由淮河北岸回援。第59、第51军乘势反攻,至3月初恢复淮河以北全部阵地。第21集团军和第31军旋由淮河南岸向北岸集中。双方隔河对峙。
2月下旬,日军第2集团军开始分路南进。东路第5师团从山东潍县(今潍坊)南下,攻克沂水、莒县、日照,直扑临沂。第3军团第40军等部节节抵抗。第59军奉命驰援,3月12日到达临沂北郊的沂河西岸,协同第40军实施反击,激战5昼夜,日军伤亡惨重,被迫向莒县撤退。西路日军第10师团长濑支队从济宁地区西渡运河,向嘉祥进攻,遭第3集团军顽强抵抗,进攻受挫;矶谷支队 沿津浦铁路南进,3月14日由邹县以南的两下店进攻滕县。守军第22集团军第41军英勇抗击,伤亡甚重,苦战至17日, 该军守城的第122师师长王铭章殉国,滕县失守。
矶谷师团长未待在蚌埠的增援军北上支援,即直扑台儿庄,企图一举攻下徐州,打通津浦路。此时,装备德军配备的汤恩伯军团在津浦线上与日军作拉锯战,未久即退入抱牛岗东南的山区,重炮营调回台儿庄运河南岸。日军见汤恩伯部队退守,舍汤军团于不顾,尽其所有,沿津浦路支线南下,直扑台儿庄。日军总数约有四万人,拥有大小坦克车七、八十辆,山野炮和重炮百余门,轻重机枪不计其数,更有大批飞机助战。徐州及铁路沿线桥梁车站,被日机炸的一塌糊涂。三月二十三日,日军冲到台儿庄北泥沟车站,徐州城内已闻炮声。守卫台儿庄的中国军队是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为孙连仲。
三月二十四日,日军开始猛烈炮轰中国军队防卫工事,战斗激烈期间,第二集团军阵地每日落炮弹竟达六、七千发。炮轰之后,日军又以坦克车为前导,向国军阵地猛攻。台儿庄外围阵地工事被悉数摧毁,日军步兵随后越过战壕,步步向前推进。国军因武器太差,仅能以血肉之躯与日军炮火、坦克车猛烈搏斗,当坦克车突入战壕时,不少中国士兵腰缠炸药包,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日军猛攻三昼夜,才冲入台儿庄城内,与国军发生激烈巷战,第二集团军至此已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孙连仲总司令死守待援。自二十七日起,双方军队在台儿庄寨内作拉锯战,情况异常惨烈。
在此危急时刻,汤恩伯军团奉命迅速南下,夹击日军,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至四月三日,全庄三分之二已为日军占据,日军电台宣称已将台儿庄全部占领,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此时处境已极其危险,军事指挥部以汤恩伯援军即将到达督促坚守并鼓舞士气。
日军原定在次日拂晓发动总攻击,孙连仲部队在军事指挥部督促下,于夜间组成数百人的敢死队,分组向敌逆袭,冲进敌阵。仇敌在前,孙部各自为战,手持大刀,向日军砍杀,奋勇异常。日军血战经旬,已精疲力竭,不料战至最后,中国军队还能乘夜追击。日军此时仓惶应战,乱作一团,血战数日为敌所占领之台儿庄市街,竟在一夜巷战中,被孙军一举夺回四分之三,日军死伤无数,退守北门,与国军激战通宵。
这时长官部夜半得报,汤恩伯军团已向台儿庄以北迫近,天明可到。午夜以后,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前往台儿庄郊外,亲自指挥对矶谷师团的歼灭战。黎明之后,台儿庄北面炮声渐密,汤恩伯已在日军背后出现,敌军撤退不及,陷入重围。台儿庄一线中国军队全线出击,杀生震天。日军血战经旬,弹药汽油用完,机动车辆多被击毁,其余也因缺乏汽油而陷于瘫痪,吓得魂飞魄散,狼狈突围逃窜,国军士气如宏,全军向敌猛追,如疾风扫落叶,锐不可挡。
日军遗尸遍野,被击毁的各种车辆、弹药、马匹遍地皆是。矶谷师团长率残部万余人突围窜入附近峄县城,闭门死守,已无丝毫反功能力,台儿庄之战遂成就中国军队全胜之局。
战后清点战场,掩埋日军尸体近万,敌军总死伤在两万以上,坦克车被击毁30余辆,缴获武器无数,这次胜利,可能也是日本新式陆军建立以来的第一次惨败。捷报传出后,中国举国欣喜若狂,前线军队士气大振。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