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社会已经普遍了解迫害真象、明白 “天安门自焚是骗局”的今天,中共喉舌新华网于今年1月18日重炒四年前的“自焚” 事件冷饭,再次诬蔑法轮功,想用这种不断重覆谎言的手段,欺骗仍对中共流氓欺骗本质尚未透彻理解的海内外人士。
2001年1月23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发生了所谓的五人“自焚”事件。新华社在事发两小时后就向全世界发布了英语新闻,一口咬定他们是法轮功学员。通常新华社的每一篇报导都要经过上级的层层批准,而这次对这等罕见大事的报导却一反常态地迅速!该自焚事件被江泽民集团用来作为“镇压有理”的“证据”,“转化”了众多的中国人──把他们对法轮功的同情“转化”为仇恨;给众多的中国人洗了脑──法轮功曾被难以计数的中国人所热衷学炼,江罗炮制的“自焚骗局”及其利用中共一切宣传机器发起的舆论攻势,使许许多多中国人不敢再坚持自己以往对法轮功的正面认识。自焚骗局的登场,为当时既难以为继、又骑虎难下的镇压,制造了镇压者所需的轰动效果。
我们无从得知自焚者采取这种极端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悲剧值得同情。但是他们的过激行为显然不是法轮功的教导导致的,因为假如是那样的话,在中国大陆有数以千万计的法轮功学员,大陆早就应该是一片火海了。在台湾也有数以十万计的法轮功学员,台湾也早就应该烈焰冲天了。在欧美也有很多法轮功学员,欧美也应该火灾频频了。可是这种事情完全没有发生。显然,这些人的非理性行为的原因,是中共江氏集团的非理性迫害、喉舌媒体播放的血腥画面的误导所致,甚至是在江氏集团的洗脑诱惑和操纵下进行的。
四年来新华社每年一度对自焚者的悲剧进行煽情,绝非是对自焚者的同情,而是为了制造仇恨,为凶残的迫害寻找藉口。如果新华社有一点同情心的话,它为甚么不报导近期连续发生在北京的绝望冤民的自焚惨案?为甚么不详细报导频频发生在各地厂矿的重大安全事故?显然,人命在新华社的眼里一钱不值,新华社所关心的是如何误导民众,自焚者不过是他们误导民众的道具。
江氏集团没有料到的是,自焚骗局也同时成为其罪恶的大暴露,1月23日成为其每一年中又一个“敏感日”,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了新华社资料中的诸多马脚──刘春玲不是被火烧死、而是被军警趁乱击中后脑而死;从口音、头发,到火焰中完好的雪碧瓶,王进东的演戏痕迹严重得无可遮掩,似是而非的口号和军人坐姿更是令所有熟知法轮功的人一望即穿。
新华社知道自己作为伪媒体没有任何信誉,所以在其报导中打出了“国内外媒体”的招牌,可是“国内外媒体”的“采访”是在中共当局完全控制时间、地点、场合、人物、台词的方式下进行的。就如同二战前外界媒体在纳粹集中营的采访一样,这样的采访只能采访到伪造的假相,只能成为中共预先写好的台词的传声筒。
二 . 六大疑点解析调查
如果把中央电视台的“天安门自焚事件”录像画面进行慢镜头分析,便会暴露出很多疑点,说明这场“自焚”事件完全是一场有预谋的骗局。
1. 在“自焚”事件中被大面积烧伤的小女孩刘思影气管被切开后四天就能接受采访并能唱歌。
2. “焦点访谈”录影证实,刘春玲没被火烧死,却被警察用重物击打头部倒下。
3. 天安门巡逻的警察几分钟内从两辆警车里拿出20多个灭火器和灭火毯“应付”“自焚”突发事件。
4. 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自焚”大面积烧伤者,不作任何防护。允许记者近距离采访,所有被严重烧伤的人都被紧紧的用纱布包裹,完全违反医学常识。
5. 王进东在自焚时衣服已被烧焦,但是最易燃烧的头发还在头上,他腿间的盛满汽油的雪碧瓶却完好无损。在他喊出那句似是而非的口号之前,警察手中的灭火毯却在他头上悠闲的摇晃很久,没有丝毫灭火的急迫。
6. 在央视和新华社的“自焚”报导中,先后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王进东”。台湾大学语音识别实验室受‘追查迫害法轮功国际组织’(简称‘追查国际’)委讬,对王进东的声音作了语音鉴定,得出明确结论:《焦点访谈》第一集中的王进东与后来的王进东不是同一人!‘追查国际’经可靠途径查获:参与“自焚”的“王进东”是由一名现役军人扮演。
不仅上述造假凿痕太过明显,《华盛顿邮报》在2001年2月4日头版头条发表了调查报告《自焚的火焰照亮了中国的黑幕--当众自焚的动机乃为加强对法轮功的斗争》。邮报记者菲力蒲.潘亲自到自焚身亡的刘春玲的家乡开封实地调查,邻居们说从来没有人看见过刘春玲炼法轮功。国际教育发展组织于2001年8月14日在联合国会议上,就2001年初天安门自焚事件,强烈谴责中共当局的“国家恐怖主义行为”;所谓“天安门自焚事件”是对法轮功的构陷,涉及惊人的阴谋与谋杀。中共喉舌媒体的“自焚录像”曝光了这一世纪伪案和江罗集团的凶残。 声明说: 从录影分析表明, 整个事件是“政府一手导演的”。中国代表团面对确凿的证据,没有辩辞。该声明已被联合国备案。
2003年11月8日,由北美民间中文电视台制作的揭露“天安门自焚”的纪录片《伪火》从各国参赛的600多部影片中脱颖而出,获第51届哥伦布国际电影电视节荣誉奖。哥伦布国际电影电视节在记录片领域碛惺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