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1631-1647)出生于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他生而早慧,七八岁即能赋诗,十一二岁“抵掌谈烽警及九边情形,娓娓可听”。夏完淳的早慧得益于他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父贤母慈,重视教育。
明亡后,十四岁的夏完淳“揭竿报国,束发从军”,与他的父亲夏允彝、老师陈子龙等参加了抗清活动。从此,这颗热血沸腾的心投入了国难家仇的艰难奋战中。
1645年8月,夏完淳随其父夏允彝联络水师起义,兵败后夏允彝自沉而亡。这对时年十四岁的夏完淳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痛定思痛,继承父亲的遗志。次年又随老师陈子龙重聚太湖义军,图谋起事。因事泄,陈子龙被捕,后中途投水而死,夏完淳则得逃脱。之后,夏完淳投身到抗清志士吴易军中参谋军事。后吴易兵败被杀,夏完淳只身流亡于江、汉之间,继续联络抗清志士进行抗清活动。
1647年,夏完淳潜回松江,拟振羽翼而有所作为,“谁知一举入罗戈”(《细林夜哭》),刚刚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即因消息泄露被捕。随后,夏完淳被解往南京,囚于狱中。因拒绝清政府的诱降,夏完淳这颗高贵的头颅终于血祭曾为之苦苦奋战的反清事业。
夏完淳的诗文风格,跟时代背景有着密切联系。明亡前,他有小部分作品受拟古主义的影响。明亡后,由于亡国奴意识的强烈刺激,他的诗文一洗以往单薄的模拟面貌,展现出慷慨悲壮、凄楚激昂的独特风格。
夏完淳的老师陈子龙曾与夏允彝等人结“几社”,与当时的“复社”相呼应。陈子龙饱读诗书,著述颇丰,是“云间诗派”的首领,这些,对夏完淳文学才赋的培养起了很大的作用。
夏完淳的《大哀赋》作于松江起义失败、父亲夏允彝自沉后。他痛定思痛,抨击明末弊政,追述明亡过程,抒发“既有志于免胄,岂无心于丧元”的抗清救国抱负,慷慨悲歌,凄楚激昂,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抗清烈士们,夏完淳是敬仰有加,如《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一诗,“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凭吊故国,悼念死者,又抒发了少年英雄“万里飞腾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的乐观战斗精神。老师陈子龙英勇就义后,夏完淳饱含悲痛写下了《细林夜哭》,诗中回忆往昔“相逢对哭天下事,酒酣睥睨意气亲”的师友情谊,发出“呜呼抚膺一声江云开,身在罗网且莫哀。公乎公乎为我筑室傍夜台,霜寒月苦行当来”的化悲痛为力量的战斗精神。全诗声泪俱下、哀感动人又慷慨激昂。为国捐躯,在夏完淳的眼中已升华为对亲人、师友、故乡的深挚之爱的最好表达。
夏完淳英勇就义前,被囚南京狱中,写下了《狱中上母书》和《遗夫人书》两封催人泪下的家书。《狱中上母书》中,夏完淳回顾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自己却“菽水之养无一日”“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的内疚之情,抒发了对未能报答双亲之恩的拳拳深情和对家事的谆谆嘱托。信中夏完淳还不忘“中兴再造”,“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国难家仇的遗恨,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视死如归的战斗精神,浸满纸背,全信既血泪交萦又浩气回荡。《遗夫人书》中,夏完淳盛赞妻子“贤淑和孝,千古所难”,又抒发自己“肝肠寸寸断,执笔心酸,对纸泪滴;欲书则一字俱无,欲言则万般难吐”的酸悲,英雄气壮与儿女情长交织在一起,催人泪下。我常想,面对 “出师未捷身先死”(陆游诗)的遗恨,这个少年人该要辗转反侧多少个夜晚啊!其中的肝肠寸断,又有谁人能与之分担呢!
每每读及夏完淳的诗文,被那个时代的宏大场面所震撼、吸引的同时,又不禁想到今天的少年人。十七岁,对今天的少年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是铜铃般的笑声、如花的笑靥?还是漂亮的山地车、明亮的教室、喷香的麦当劳?当十七岁的夏完淳吟出“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别云间》)时,谁能品味出昔日少年英雄的悲壮与豪迈?谁能体会出十七岁与历尽沧桑竟有着对等的含义?
夏完淳的诗文成就与他的年纪是不相称的,读他的诗文,丝毫感觉不出是出自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人之手。这种不相称折射出的是一种国破家亡、哀鸿遍野、百姓受尽苦难的乱世景象。夏完淳已实现了他“庙食千秋”的愿望了,其高贵的灵魂将永悬历史的星空,可作为十七岁的少年人,漂亮的山地车、喷香的麦当劳不也是他们的梦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