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赢利不计后果 保健品暗藏陷阱

发表:2005-11-10 15:3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年,在一次以减肥、调节血糖类保健食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中,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查了几十批减肥保健品、降糖类保健食品。结果发现,大量产品存在添加药品的违规现象。

  新闻晨报报道,目前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所添加的药品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如在减肥产品中加入“西布曲明”,该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中风史的病人有很大危险性;再如在抗疲劳产品中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该药可能导致男性缺血性视神经疲劳甚至永久性失明等。

  为了赢利不计后果

  “之所以不计后果地往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也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消费者并不真正了解保健食品,多数人都希望食用后能像服用药品一样见效。“如果吃一盒两盒还看不出效果,他们可能就会放弃。”为了拉住消费者,也为了牟利,企业就把药品加入保健品。

  企业和监管部门“捉迷藏”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大队副大队长陈滨告诉记者,为了不被查出,有的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将生产批号“化一为多”,即将同一批生产的保健食品打上多个不同“批号”,这样即使被查出了某一个“批号”的产品中含有药品,那么也只能查处这一“批号”的产品,其他产品就可幸运地躲过。

  “有的生产企业在添加物上做手脚,试图用残留物掩盖非法添加药物的行为。”陈滨说,在一种减肥类保健食品中检出了一种叫“酚酞”的化学物质。企业称是生产过程中调PH值的指示剂残留物,但经检测发现,酚酞平均含量为20.2mg/片。

  市场上销售的酚酞片是50mg/片,每次服用1-2片。而该保健食品是20mg/片,每次服用2-4片。用量正好相当。“这是有目的加入,根本不是指示剂的残留物。”

  陈滨认为,生产企业的这类行为,给保健食品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违规加药伤害人体

  “违规加药将对人体造成很大伤害。”陈滨告诉记者,每种药都有适应症、副作用、用法、用量等情况。如果被加入保健食品中,病人对于药物名称、用量、副作用等也不甚清楚,将直接危及到健康。

  上海市食药监局负责人就此提醒市民,从今年7月1日,保健品广告都要进行审批,购买前务必要看清批准文号。同时,不要参加保健品公司举办的讲座,这类讲座往往是有陷阱的。另外,消费者必须有正确认识,不要盲目相信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疗效”的承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