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X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开幕式上,代市长XX向与会代表表态:“我在这里郑重承诺,请全市人民都来监督我”,“我保证,决不以权谋私,决不为亲朋好友承揽工程”。此事引起了坊间的热议。
我并不怀疑X市长的诚意。有不少官员履新之初确实是想干一番事业,力图保持廉洁品质的,后来的蜕化变质是因为诱惑太多而监督太弱所致。但我同样对张市长承诺的落实效果深表担忧。“请全市人民来监督我”,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全市人民拿什么来“监督”市长,“监督”的渠道在哪里?群众手中空空,“监督”市长岂不是一句空话?
在一个法制健全、民主成熟的社会里,官员履新是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政操守“表态”的,因为台下有千万双眼睛严密地监视着。官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有公众和媒体时刻关注,竞争对手更是虎视眈眈,伺机出击,等着你露出破绽。韩国前总理李海瓒因为被人请去打了几次高尔夫球,就被对手逼下了总理宝座;香港特区一个警官因为吃了别人一回请而丢了公职。“打球”、“吃请”在咱们这儿算不了什么,可在人家那儿就是大事了。你想打“擦边球”都没门儿,遑论以权谋私?一次决策失误,都可能意味着你政治生命的终结。你要滥用公权?除非你连自由都不想要了。人家更不会因为你信誓旦旦,就给你投信任票。听到官员一句“铿锵誓言”就激动不已,只能说明我们离公民社会还很远,我们的公民意识还很肤浅。
假如有人说,X市长上任后切切实实履行了承诺,果真“请”来一批市民“监督”自己和市府的工作,又该如何看待?我还是要说,这“请”来的“监督”依然不是真正的监督。监督官员是公民的天然的权利,根本用不着被监督者来“请”。如果监督机制健全有效,监督渠道畅通无阻,监督自然是不请自来。反之,则千呼万唤请不来,即使“请”来了,那被监督的也是市长麾下的兵。从张市长客气的呼唤中我们不难发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之间还很陌生,还有一层厚厚的墙,两者之间的关系离平等还很远。全市人民莫说监督市长,怕连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也监督不了。
监督带上了“请”字,即便是出于真心,监督也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