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科研人员自杀引出的话题

发表:2006-08-28 21:0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据8月4日《三湘都市报》消息,在今年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湖南省农科院先后有3名中青年科研人员自杀身亡。对此,农科院有关负责人解释为“纯属个人原因,其中两人精神都有问题”。而据记者调查,年仅39岁的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特种经济动物部经理李建良(真名),是在搞不到科研经费、“大家一致反对(所里提出的)合同方案”的情况下,在自己办公室悬梁自尽的;作为“特殊人才”从西北引进的甜瓜专家、同样是39岁的副研究员甘博(化名),是在完不成创收任务、“连自己都养不活”(领导说的)的巨大精神压力下,跳楼自杀的。另一位在实验室服毒自杀的女性副研究员刘华(化名)则在遗书中写道“无意说错了话,得不到宽恕,我愿以死来赎罪”。

3位年富力强的科研人员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其中,两人是在完不成上级下达的部门或个人的创收指标,在与领导协商未果、或受到领导当众嘲弄的背景下,满怀委屈,匆匆踏上不归之路的。尽管我们并不认同他们这种以死抗争的选择,但由此折射出的某些科研单位存在的种种流弊,却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首先,用人机制另类失范。当下,不少科研院所属于差额拨款单位,科研人员一直存在经费压力。为此,倡导、鼓励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既是科研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自主创收、弥补经费缺口的重要径途。

问题是,科研人员未必都是做生意的料。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赶鸭子上架,势必导致其中一些人难以承受创收指标之重,乃至在精神上产生常人意想不到的变异。其结果必然是科研、创收都受影响。即使是陈景润在世,面对像湖南农科院下属某些研究所下达的逐年翻番的创收指标,恐怕也只会一筹莫展。因此,科研单位创收,也要扬长避短,因人而异,不能一竿子将一船人都打“下海”。所以,科研主管部门对用人机制的另类失范不能不察。

其次,科研经费监管失控。由于项目评估机制不健全,致使科研经费分配不公,在一些地方早已司空见惯。通常情况下,头脑“灵活”,既有“门路”又善“公关”的人,不愁拿不到足额的经费;而那些常年埋头科研、且不屑于按某种“潜规则”办事的人,就算项目再好,也难以得到上面的全力扶助。

在我看来,一些地方科研经费配置上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监管机制所致——上哪一些项目,认可哪几个课题,该给多少经费,基本上由上级领导和部分专家认定,缺少类似于听证这样的“阳光环节”,因此难免不出现暗箱操作,使部分老实人觉得山穷水尽。

第三,人力资源配置失当。据报道,湖南省农科院除离退休人员外,行政后勤人员有450多人,在职处级干部131人,工人859人,而第一线的科研人员仅400来人。其中,管理人员包括司机都拿全额工资。这样一来,每年一半以上工资缺口,就靠仅占在职人员总数25%左右的科研人员领衔创收来解决。创收任务如此之重,所以“科研人员普遍觉得压力太大”,偌大的农科院简直成了一家不堪重负的农业公司。在这种环境中,科研的成分究竟还占几成?

据报道,有的科研人员每月只能拿七八百元工资。试想,拥有高级职称,收入却只能解决温饱问题,他们心理上怎会不失衡?又哪有心思去做研究?我认为,行政人员阵容庞大,为官者所占比例过大,不仅加大了行政运行成本,而且难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极易挫伤一线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怕惟有精兵简政,优化人力资源结构,才有可能为科研人员“减负”,使他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科研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这句话显得尤为重要。但愿3位中青年农业科研人员的非正常死亡,能够震撼我们的心灵,进而从制度设计入手,逐步解决市场化条件下科研与创收之间存在的矛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工人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