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淡泊的苏辙

作者:宇生 发表:2006-09-19 23:1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苏辙(1039~1112),享年74岁,字子由,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为人沉静简洁,鲜言寡欲,性孝友。“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

苏辙19岁与兄轼同登进士第,次年同试制策。苏辙染疾,宰相韩琦惜其才,疏奏仁宗皇帝将制科考试推迟二十日,让苏辙也能赶上。辙不负厚望,对策极言得失,并敢于批评仁宗皇帝倦于政事,贪于女色,深受仁宗褒奖,直言而入四等。宋仁宗称苏轼兄弟二人具有宰相之才。

由于应制科考试时极言朝政得失,神宗时又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仕途坎坷,从二十三岁至四十八岁一直沉沦下僚。他初为商州、大名推官,后为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其中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以乌台诗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为监筠州盐酒税。

宦海浮沉的苏辙,于宋徽宗即位后为大中大夫致仕,在颍川定居,过着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不与人相见近十年。逝世后与其兄同葬一地,追复端明殿学士,并追谥为“文定公”。

苏辙长于各体散文,《宋史苏辙传》称其“为文汪洋淡泊,似其为人,不顾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他重视广阔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林云铭《古文朴义》更是高度评价:“文中有一种雄伟之气,可以笼罩海内,与乃兄并峙千秋。”

苏辙也喜欢作诗,诗才虽不及其兄,但诗作颇得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秦观及后世大诗人陆游、杨慎的推崇。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大体而言,晚期的诗作艺术成就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淡,情趣悠远。

苏辙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栾城集》、《栾城续 集》、《栾城后集》等,虽不如父兄,但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成为明清以来文人学士学习的典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