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0-25 00:18:01作者:
现任北京维世达诊所总经理的刘常平曾获美国卫生管理和金融学MBA学位,并在美国和香港从事过多年的医院管理工作。对于中美医界及两国医生间的巨大差异,他有着强烈的个人感受与太多的感慨。在西方,良好的医德传统和整个社会对医生的尊重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正是我们目前所极其匮乏的。为此,记者日前走访了刘常平先生,请他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这个话题。以下是访谈的主要内容。
我们的医生知识面太窄
在美国,一般学生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再进医科学院学习4年,其中3年是基础课,1年是临床课程,拿到了证书,有了医学博士学位,然后根据选择的专业再做3-6年的住院医师,前后学习实践7-10年时间,这还不包括他以前学的大学本科或医学预科(相当于大学本科)。我们协和医学院的8年学制,就是从建校早期西方的学制延续下来的。
国内学生高中毕业就可以报考医学院校,女性比较多。医学是个比较有特点、相对狭窄的一个行业,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文科,也不喜欢理科,最后选择了做医生。对医生的理解一般是,有一颗温良恭俭让的心就可以了。像我朋友的女儿,高中毕业了,文理科都不喜欢,数学也不好,学医吧,于是她就学医了。不少学生是这样上医学院的,生源质量一般,并非应届考生中的尖子,录取标准也不高,而且高中毕业就上医学院。医学院多数是5年制,像协和医学院这样学6年、7年、8 年的不多。
我们培养医生的时间太短,知识面太窄,社会实践不够,不注意也不善于与人沟通。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很单一的,需要学好的功课,就是三大部分: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临床课。缺少科学门类基础,缺少数理基础,更没有人文方面的教育。有些医学院开始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学生的知识太单一,不能是学医的就只学医,除了专业知识其他都不懂。”现在很多医学院开始和综合类大学合并,原因之一就是已经意识到这样下去,路子会越走越窄。
在美国,没本事的人不敢学医
美国对选择医学院的学生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报考。医学院招收学生除了基础和专业知识外,要看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还对学生有人文学科方面的要求。学生的来源要有配比,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医学预科生外,还有学理工的,学文科的,学生物的。他们要求生源知识的全面和多样。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多种知识的环境,以及训练未来的医生与各种背景的人的互动交流、切磋提高。
我有一个同学在杜克大学做了好几年教授,觉得缺乏挑战性,又重新回到医学院学医。他过去学生理学时,成绩很好,经常比同修一门课的医科学生考得更好。他认为:“既然我比他们出色,我为什么不做医生!”后来他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胸外科医生,很有建树,挣的钱自然更多了。可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多样化是人材成长非常重要的条件,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交融造就了很多全面性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日后在美国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是很高的,而这又进一步促成了报考医学院的激烈竞争。在美国,没有本事的人是不敢考医学院校的。
国内医生的后代不愿当医生
医生这一职业在西方是非常崇高、非常令人仰慕的,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他们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也是非常高的,医生(Doctor)就是博士。
在美国选拔医生是很严格的,挑出来的人的素质不错,所以他们能够得到社会尊重,与之俱来的是经济上的地位也很高。选择做医生的人,多有爱心,天性善解人意。他们的职业是建立在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冲突和敌对(例如警察)的基础上。通常他们都很自尊。作为医生,他们也很自信。
医生被患者送上法庭,成为被告,是很尴尬和痛苦的。他成了被告,专业能力受到怀疑,赖以生存的职业基础被人家否定了,这种心态是很难受的。所以我更多地强调对医生的理解。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气,动不动就告医生,告医院。我觉得我们特别需要理解和肯定我们中国医生。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很低的,跟国外的同行比较差太远了,可是他们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并不比国外的同行差哪儿去!还很辛苦!
今年4月国内召开的庆祝“医师法”三周年大会,一时成了医生们的诉苦会,医生被打、被杀、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典型例子就不说了。与会报告的一项调查表明:医生的后代愿意从事父母职业的,不足两成,绝大多数不愿继承父母的职业做医生。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会影响到我们医学界后继人才的素质。而在美国则反过来,估计八成的医生后代愿意做医生,只是他们的孩子可能会说:“我没有我父亲那样的本事,进不了医学院。”在西方医生最受人尊重,又能挣大钱,谁不想做啊!
美国医生个个是社会活动家
美国医学院培养医生首要的一点就是医生要善于与人沟通,要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和患者的沟通。
这里讲一个有关西方医生的笑话:在一所精神病院里,一个病人拿一本厚厚的书给他的主治医生看,说:“Doctor,我的剧本终于出版了。”那位Doctor亲切地对他说:“恭喜你,只是你剧本中出场的人物是不是太多了点?”
如果是中国医生,他可能就会很严肃地说:“你快把那本电话簿给我放回去!”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很能证明西方医生的睿智与幽默,他们非常善于与人沟通。
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和合作。不是你手中的刀子(手术刀),不是你手中的处方权,那只是直接的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具备与患者沟通、赢得患者配合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些经验从哪里来?是从你的学识、从你所受的训练中来。美国培养医生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医生与社会的交际和合作能力。
中国的住院医生和美国的住院医生相比,成熟性和工作能力相差甚远。当了医生什么事还得向领导请示,诸如此类的事在我们医院屡见不鲜。你把美国医生叫来,个个都是社会活动家,能侃能吹,而且思维非常严谨。他们做人也很严谨,人品一般都不错。
你是协和的博士又怎样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医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可是现在医生越来越不受尊重。为什么?经济地位低了,没有人瞧得起你。说直白一点,你挣不到几个钱哪!协和的博士又怎样?
我认识一个卖药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以前是维修医疗设备的工人。他下海了,卖药,现在成了一家什么医药公司的中国总代理,挣了很多钱,有几个跟班,几部车,一二十个伙计。现在这种例子太多了。你协和的博士在他眼里算老几呀?照这样发展下去,今后谁也不愿意学医,谁学医谁就是傻瓜了。
有很多本来很有前途的医生,为了钱放弃自己的职业,跑去卖医疗仪器设备,做医药代表了,很可惜。关键是社会导向有问题。医生的社会、经济待遇太低。有些医生吃回扣,收红包,其实这些医生本来是有职业准则的,但是在卖药的比行医的挣钱更多、更受羡慕的环境中,有些医生的心态自然失衡,偏离了医德准则,其实他们心里是明白的。
我曾经和一个大医院的主任一块吃饭,他接到一个医药代表的电话:“张主任啊,这个药你下个月一定要用到20箱……”你让一个大夫用20箱药,这是一个什么指标啊?这位主任最后有没有用到20箱,我不知道,但我不乐观。如果是这样,结果无疑是很糟糕的,既浪费个人、国家的钱财,又让患者受到伤害。
靠硬性条文逼人就范是不行的
我们要给医生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正道在哪儿?需要给他们指出来。他们也想进步,也想发展。一些做小生意的人都慢慢富裕起来了,他们也应该富裕起来。他们很多是硕士、博士,国家培养了他们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年去学习,他们不能没有机会进步,没有机会先富裕起来。你首先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大的政策环境,在关心、爱护、支持的基础上严格要求。
比如在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问题上,我们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上首先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但同时对医生也要有公正的支持和保护。这样才能有基础被他们接受啊。如果他们没有把规范化为行动,自觉形成一种自律行为,那规范岂不就是一纸空文?医疗行业还是我们国家少数几个还没有完全放开的行业,对于99%的医务工作者来讲,还没有选择去不同性质机构工作的可能性(比如外资企业、公司)。既无发展,也不能流动,很无奈!
医生的待遇应该提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医疗管理、业务水平提上去,没有这一点,光靠一些硬性的条文来约束他们,逼他们就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
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文化
在西方大家都愿意做医生,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美国医生属于最高收入阶层。一个普通医生一年挣十几万美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好一些的医生,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小菜儿!收入高达几十万的也有。在美国一般家庭平均收入还不到4万美金的情况下,这是很高、很诱人的。美国社会对医生尊重,是认为他们的学识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以给予他们很高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他们生活上十分优越,感觉上很好,所以他们十分自律,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经常做有益的事情,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Doctor是很有威信的人,有些事情只要Doctor说句话,别人就会听。在美国,医生还是个特权阶层,比如某个机构、某个办公室,一般不让人进,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是Doctor某某某,他很可能就让你进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较好的医德传统和整个社会对医生极其尊重这样一种文化。有些人甚至将医生视为美国社会行为规范的楷模。在美国,考医学院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假如你想考医学院,别人知道后会非常羡慕地说:“哇!他要考医学院,要当Doc-tor!”你想想,假如你处于这样的地位,自然也会有自律要求。这绝对不像国内一些小医院或乡级卫生院的医生,衣冠不整,工作服肮脏不堪,对患者的态度是:你爱看不看。或者一遇到什么事就找领导,不大懂得与外界沟通,碰到官司就更无奈,造成了不少医患矛盾的激化。
在国内,医生被患者打骂或成为被告,医生的权威性被否定,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失去信心,导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异化,以敌对的态度来面对患者……这是很可怕的!
我们的医生知识面太窄
在美国,一般学生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再进医科学院学习4年,其中3年是基础课,1年是临床课程,拿到了证书,有了医学博士学位,然后根据选择的专业再做3-6年的住院医师,前后学习实践7-10年时间,这还不包括他以前学的大学本科或医学预科(相当于大学本科)。我们协和医学院的8年学制,就是从建校早期西方的学制延续下来的。
国内学生高中毕业就可以报考医学院校,女性比较多。医学是个比较有特点、相对狭窄的一个行业,有很多学生不喜欢文科,也不喜欢理科,最后选择了做医生。对医生的理解一般是,有一颗温良恭俭让的心就可以了。像我朋友的女儿,高中毕业了,文理科都不喜欢,数学也不好,学医吧,于是她就学医了。不少学生是这样上医学院的,生源质量一般,并非应届考生中的尖子,录取标准也不高,而且高中毕业就上医学院。医学院多数是5年制,像协和医学院这样学6年、7年、8 年的不多。
我们培养医生的时间太短,知识面太窄,社会实践不够,不注意也不善于与人沟通。我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很单一的,需要学好的功课,就是三大部分:基础理论、应用基础、临床课。缺少科学门类基础,缺少数理基础,更没有人文方面的教育。有些医学院开始注意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学生的知识太单一,不能是学医的就只学医,除了专业知识其他都不懂。”现在很多医学院开始和综合类大学合并,原因之一就是已经意识到这样下去,路子会越走越窄。
在美国,没本事的人不敢学医
美国对选择医学院的学生是非常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报考。医学院招收学生除了基础和专业知识外,要看学生知识的全面性,还对学生有人文学科方面的要求。学生的来源要有配比,一个班的学生除了医学预科生外,还有学理工的,学文科的,学生物的。他们要求生源知识的全面和多样。这样使学生在学习期间有一个相互学习多种知识的环境,以及训练未来的医生与各种背景的人的互动交流、切磋提高。
我有一个同学在杜克大学做了好几年教授,觉得缺乏挑战性,又重新回到医学院学医。他过去学生理学时,成绩很好,经常比同修一门课的医科学生考得更好。他认为:“既然我比他们出色,我为什么不做医生!”后来他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胸外科医生,很有建树,挣的钱自然更多了。可见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和多样化是人材成长非常重要的条件,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交融造就了很多全面性人才。这样培养出来的医生日后在美国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是很高的,而这又进一步促成了报考医学院的激烈竞争。在美国,没有本事的人是不敢考医学院校的。
国内医生的后代不愿当医生
医生这一职业在西方是非常崇高、非常令人仰慕的,在社会上的地位非常高。他们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也是非常高的,医生(Doctor)就是博士。
在美国选拔医生是很严格的,挑出来的人的素质不错,所以他们能够得到社会尊重,与之俱来的是经济上的地位也很高。选择做医生的人,多有爱心,天性善解人意。他们的职业是建立在与人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的,而不是建立在冲突和敌对(例如警察)的基础上。通常他们都很自尊。作为医生,他们也很自信。
医生被患者送上法庭,成为被告,是很尴尬和痛苦的。他成了被告,专业能力受到怀疑,赖以生存的职业基础被人家否定了,这种心态是很难受的。所以我更多地强调对医生的理解。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气,动不动就告医生,告医院。我觉得我们特别需要理解和肯定我们中国医生。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是很低的,跟国外的同行比较差太远了,可是他们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并不比国外的同行差哪儿去!还很辛苦!
今年4月国内召开的庆祝“医师法”三周年大会,一时成了医生们的诉苦会,医生被打、被杀、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等典型例子就不说了。与会报告的一项调查表明:医生的后代愿意从事父母职业的,不足两成,绝大多数不愿继承父母的职业做医生。这种状况再持续下去,会影响到我们医学界后继人才的素质。而在美国则反过来,估计八成的医生后代愿意做医生,只是他们的孩子可能会说:“我没有我父亲那样的本事,进不了医学院。”在西方医生最受人尊重,又能挣大钱,谁不想做啊!
美国医生个个是社会活动家
美国医学院培养医生首要的一点就是医生要善于与人沟通,要有同情心和合作精神,特别注重和患者的沟通。
这里讲一个有关西方医生的笑话:在一所精神病院里,一个病人拿一本厚厚的书给他的主治医生看,说:“Doctor,我的剧本终于出版了。”那位Doctor亲切地对他说:“恭喜你,只是你剧本中出场的人物是不是太多了点?”
如果是中国医生,他可能就会很严肃地说:“你快把那本电话簿给我放回去!”
这虽然是个笑话,但很能证明西方医生的睿智与幽默,他们非常善于与人沟通。
医生的工作基础就是和患者沟通和合作。不是你手中的刀子(手术刀),不是你手中的处方权,那只是直接的工具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具备与患者沟通、赢得患者配合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些经验从哪里来?是从你的学识、从你所受的训练中来。美国培养医生的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医生与社会的交际和合作能力。
中国的住院医生和美国的住院医生相比,成熟性和工作能力相差甚远。当了医生什么事还得向领导请示,诸如此类的事在我们医院屡见不鲜。你把美国医生叫来,个个都是社会活动家,能侃能吹,而且思维非常严谨。他们做人也很严谨,人品一般都不错。
你是协和的博士又怎样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医生是非常受人尊重的。可是现在医生越来越不受尊重。为什么?经济地位低了,没有人瞧得起你。说直白一点,你挣不到几个钱哪!协和的博士又怎样?
我认识一个卖药的人,文化程度不高,以前是维修医疗设备的工人。他下海了,卖药,现在成了一家什么医药公司的中国总代理,挣了很多钱,有几个跟班,几部车,一二十个伙计。现在这种例子太多了。你协和的博士在他眼里算老几呀?照这样发展下去,今后谁也不愿意学医,谁学医谁就是傻瓜了。
有很多本来很有前途的医生,为了钱放弃自己的职业,跑去卖医疗仪器设备,做医药代表了,很可惜。关键是社会导向有问题。医生的社会、经济待遇太低。有些医生吃回扣,收红包,其实这些医生本来是有职业准则的,但是在卖药的比行医的挣钱更多、更受羡慕的环境中,有些医生的心态自然失衡,偏离了医德准则,其实他们心里是明白的。
我曾经和一个大医院的主任一块吃饭,他接到一个医药代表的电话:“张主任啊,这个药你下个月一定要用到20箱……”你让一个大夫用20箱药,这是一个什么指标啊?这位主任最后有没有用到20箱,我不知道,但我不乐观。如果是这样,结果无疑是很糟糕的,既浪费个人、国家的钱财,又让患者受到伤害。
靠硬性条文逼人就范是不行的
我们要给医生提供生存发展的空间,正道在哪儿?需要给他们指出来。他们也想进步,也想发展。一些做小生意的人都慢慢富裕起来了,他们也应该富裕起来。他们很多是硕士、博士,国家培养了他们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年去学习,他们不能没有机会进步,没有机会先富裕起来。你首先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大的政策环境,在关心、爱护、支持的基础上严格要求。
比如在医疗事故的“举证倒置”问题上,我们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上首先从患者的利益出发,但同时对医生也要有公正的支持和保护。这样才能有基础被他们接受啊。如果他们没有把规范化为行动,自觉形成一种自律行为,那规范岂不就是一纸空文?医疗行业还是我们国家少数几个还没有完全放开的行业,对于99%的医务工作者来讲,还没有选择去不同性质机构工作的可能性(比如外资企业、公司)。既无发展,也不能流动,很无奈!
医生的待遇应该提高。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医疗管理、业务水平提上去,没有这一点,光靠一些硬性的条文来约束他们,逼他们就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
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文化
在西方大家都愿意做医生,首先是经济上的动因。美国医生属于最高收入阶层。一个普通医生一年挣十几万美元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好一些的医生,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小菜儿!收入高达几十万的也有。在美国一般家庭平均收入还不到4万美金的情况下,这是很高、很诱人的。美国社会对医生尊重,是认为他们的学识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以给予他们很高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他们生活上十分优越,感觉上很好,所以他们十分自律,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经常做有益的事情,热衷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Doctor是很有威信的人,有些事情只要Doctor说句话,别人就会听。在美国,医生还是个特权阶层,比如某个机构、某个办公室,一般不让人进,但是如果你告诉他你是Doctor某某某,他很可能就让你进去了。久而久之,形成了较好的医德传统和整个社会对医生极其尊重这样一种文化。有些人甚至将医生视为美国社会行为规范的楷模。在美国,考医学院是一件令人向往的事。假如你想考医学院,别人知道后会非常羡慕地说:“哇!他要考医学院,要当Doc-tor!”你想想,假如你处于这样的地位,自然也会有自律要求。这绝对不像国内一些小医院或乡级卫生院的医生,衣冠不整,工作服肮脏不堪,对患者的态度是:你爱看不看。或者一遇到什么事就找领导,不大懂得与外界沟通,碰到官司就更无奈,造成了不少医患矛盾的激化。
在国内,医生被患者打骂或成为被告,医生的权威性被否定,经济和社会地位不高,对自己赖以生存的职业失去信心,导致心理上和行为上的异化,以敌对的态度来面对患者……这是很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