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2-23 00:25:22作者:
今天许多的老师在教育学生时,也都在讲,你要对自己负责,学习不是你自己的事吗?学习成绩好,将来上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一个滋润、稳当的小日子。其实认真想一想这样的说法,就会发现,这样的学习目的,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其实并不是。你的学习、你的刻苦与努力,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上大学、找个好工作、过个好日子,你在为了这个目标而学。
那么,等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呢?还有学习的动力吗?还有要学的内容吗?常人中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么优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你都有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你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痛苦,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念这本难念的经有联系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么样的吧。明清以后,有一本几乎是每个士子都必读的书,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的《四书集注》,这是四部著作的合集,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说:小孩到了八岁,从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进到学校里上小学,学习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和基本礼节。此外,还要学习礼仪音乐、射箭御车、文字术数等等。到了十五岁,学习成绩好的,就进到大学中学习,这时,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学习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修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底蕴的人,然后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以及君臣百姓的关系,治理国家。
那个时代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基本是从那里继承而来。五、六千年的历史,多么悠久啊!
《大学》是孔门弟子曾子所作,其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学习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读作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所要走的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祛除后天的观念和欲望,让自己与先天的、最初产生自己的清明道德相通,在这条路上,每一天的自己都与昨天不同,每天都在进步、更新,直到达到把握包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最深层的道德和规律的境界,也就是万事万物最开端的事理当然的至善极至。
这就是古人的学习目的。他们不是在向外学,而是在向内找,跟我们今天正好相反。大家可以想一想,向外学和向内找有什么区别?大家今天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对你们的日常生活、思考问题、接人处世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区别。现代很多人认为古人愚昧,不懂科学,其实古人所掌握的科学比现在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古人通过静坐冥想的直觉思维所达到的境界,我们现代的量子物理学、量子生物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才刚刚能触及到。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另一个话题中再说。
我仅举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宇宙”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解释就是“古往今来为宇,四方上下为宙”,宇为时间,宙为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交错在一起的四维时空概念,而现代科学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认识到时空是四维的,我们则古已有之。不要轻易的否定我们的祖先,他们所掌握的智慧是我们今天的人类难以企及的,我们以后会慢慢的谈到。
探究事物之理的路并不远,孔子说“道不远人”。其实,学习之路更多的不在书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是怎么走的呢?儒家指出了一条道,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通透一点,就是要摆正自己与家、国、天下的关系,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网络,也可以说是一个递升的阶梯,每一个大的网络都以前面较小的网络为基础,处于网络中心的就是自己,所以修身是最为基本的。
首先要摆的第一对关系就是与父母兄弟的关系,于是便有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孝悌之理,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是要“齐家”。过去的家是大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世、五世同堂,兄弟姊妹众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和家里的田地经营、收入、支出都要操心,还有亲戚邻里的关系往来,社会上的事务,还要摆好与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关系,按时斋戒祭祀等等,要想在家里能够一碗水端平,使家在各种利益分配中达到“平齐”的状态,必须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心、欲望和激烈的感情,遇到矛盾要内省,就象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要诚心正意,要与人为善,要注重道德的积累,知错必改,决不姑息,这样才能使一个家庭和谐运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敬爱、对兄长都不知恭敬、对子女都不知抚育的人,会是一个有道德、有操守、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
春秋时有个霸主叫齐桓公,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个宠幸的臣子叫易牙,善于烹调,为了取媚于他,将自己的儿子蒸熟给他吃。他觉的易牙对自己很是不错,为了自己连儿子都可以献出来。他还有个臣子叫管仲,辅佐他建立了霸业。管仲临死时,齐桓公问管仲易牙可不可以为相。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儿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的人,其悖于人情、残忍、自私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在面对重大的选择时,怎么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果然,由于易牙与桓公的几位公子和佞臣争权夺利,桓公被活活饿死于宫中,尸身腐烂,却无人收殓。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使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每个人都快乐的做着自己,既依赖于他而他又不必事必躬亲,这个人所处的位置必定要超越于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乃至在思想上将自己置于家庭之外。惟其如此,才能够既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能将每个成员装在心中,满足他们的愿望,包容他们的所为,影响他们的思想,而且能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去做。如果不摒弃私心,如果没有真诚、善意和宽容,没有取中、不偏执的作为,是根本做不到的。修身的快乐首先在家里实现了,而且,还不是独乐,是与家同乐。
(待续)
那么,等达到了这个目标之后呢?还有学习的动力吗?还有要学的内容吗?常人中有句俗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管你有多少财富、有多高的地位、有多么优越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你都有必须面对的问题和矛盾,你都会感受到其中的艰难和痛苦,那么,我们的学习与念这本难念的经有联系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的文化教育是怎么样的吧。明清以后,有一本几乎是每个士子都必读的书,就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编的《四书集注》,这是四部著作的合集,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大学章句序》中,朱熹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学校教育说:小孩到了八岁,从王公大臣之子,到普通百姓的孩子,都要进到学校里上小学,学习的内容是洒扫、应对、进退这些日常生活内容和基本礼节。此外,还要学习礼仪音乐、射箭御车、文字术数等等。到了十五岁,学习成绩好的,就进到大学中学习,这时,学习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要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就是学习探究事物的内在规律,修炼自己的身心,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着深厚的道德素养和做人底蕴的人,然后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以及君臣百姓的关系,治理国家。
那个时代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基本是从那里继承而来。五、六千年的历史,多么悠久啊!
《大学》是孔门弟子曾子所作,其第一句话就道出了学习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读作新)民,在止于至善。”就是说,大学所要走的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是祛除后天的观念和欲望,让自己与先天的、最初产生自己的清明道德相通,在这条路上,每一天的自己都与昨天不同,每天都在进步、更新,直到达到把握包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最深层的道德和规律的境界,也就是万事万物最开端的事理当然的至善极至。
这就是古人的学习目的。他们不是在向外学,而是在向内找,跟我们今天正好相反。大家可以想一想,向外学和向内找有什么区别?大家今天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对你们的日常生活、思考问题、接人处世有多大的指导意义?这就是区别。现代很多人认为古人愚昧,不懂科学,其实古人所掌握的科学比现在的人不知道要高出多少倍。古人通过静坐冥想的直觉思维所达到的境界,我们现代的量子物理学、量子生物学和宇宙全息统一论才刚刚能触及到。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另一个话题中再说。
我仅举一个我们大家都熟知的例子。“宇宙”这个词大家一定很熟悉,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解释就是“古往今来为宇,四方上下为宙”,宇为时间,宙为空间。我们生活的宇宙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交错在一起的四维时空概念,而现代科学直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认识到时空是四维的,我们则古已有之。不要轻易的否定我们的祖先,他们所掌握的智慧是我们今天的人类难以企及的,我们以后会慢慢的谈到。
探究事物之理的路并不远,孔子说“道不远人”。其实,学习之路更多的不在书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么是怎么走的呢?儒家指出了一条道,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说的通透一点,就是要摆正自己与家、国、天下的关系,这是一个逐渐扩大的网络,也可以说是一个递升的阶梯,每一个大的网络都以前面较小的网络为基础,处于网络中心的就是自己,所以修身是最为基本的。
首先要摆的第一对关系就是与父母兄弟的关系,于是便有了中国最为传统的孝悌之理,叫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也就是要“齐家”。过去的家是大家庭,有的甚至是四世、五世同堂,兄弟姊妹众多,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和家里的田地经营、收入、支出都要操心,还有亲戚邻里的关系往来,社会上的事务,还要摆好与天地诸神和祖先的关系,按时斋戒祭祀等等,要想在家里能够一碗水端平,使家在各种利益分配中达到“平齐”的状态,必须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私心、欲望和激烈的感情,遇到矛盾要内省,就象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要诚心正意,要与人为善,要注重道德的积累,知错必改,决不姑息,这样才能使一个家庭和谐运转。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都不知敬爱、对兄长都不知恭敬、对子女都不知抚育的人,会是一个有道德、有操守、能够为他人着想的人。
春秋时有个霸主叫齐桓公,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有个宠幸的臣子叫易牙,善于烹调,为了取媚于他,将自己的儿子蒸熟给他吃。他觉的易牙对自己很是不错,为了自己连儿子都可以献出来。他还有个臣子叫管仲,辅佐他建立了霸业。管仲临死时,齐桓公问管仲易牙可不可以为相。管仲说:“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儿子都可以蒸而食之的人,其悖于人情、残忍、自私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在面对重大的选择时,怎么会将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呢?齐桓公没有听管仲的话,果然,由于易牙与桓公的几位公子和佞臣争权夺利,桓公被活活饿死于宫中,尸身腐烂,却无人收殓。
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使家庭和睦,其乐融融,每个人都快乐的做着自己,既依赖于他而他又不必事必躬亲,这个人所处的位置必定要超越于自己在家庭的位置乃至在思想上将自己置于家庭之外。惟其如此,才能够既把家庭当作一个整体来对待,又能将每个成员装在心中,满足他们的愿望,包容他们的所为,影响他们的思想,而且能够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去做。如果不摒弃私心,如果没有真诚、善意和宽容,没有取中、不偏执的作为,是根本做不到的。修身的快乐首先在家里实现了,而且,还不是独乐,是与家同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