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奇书《百家姓》

作者:陈明远 发表:2007-01-24 22:0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百家姓》流传至今,已满一千年!经久不衰,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大多数中国人都熟悉这样的四字韵语。就连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至少也听说过“百家姓”吧。但是对于百家姓的学术考证,还做得非常不够。

每个人的姓氏,作为个人符号的首要部分,作为家族的特别标志,是跟社会生活、历史传统密切相关的。

世界姓氏简史

全世界范围内,各民族的姓氏形成的时期和发展的过程,各不相同。在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和古希腊,人们一般都只有名字,没有固定的、世代相传的姓氏。

直到公元前3世纪的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才开始使用“真名”,当时罗马自由民的全名是:本人名十氏族名十家族名。

到了罗马帝国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5世纪),家族名逐步成为固定的、世代相传的姓,罗马自由民的姓名遂采用统一的“本人名十家族姓”的格式。但是奴隶都只有名,没有姓。

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以后,欧洲人在漫长的时间内又陷入了“有名无姓”的地步。直到公元9世纪,意大利各城邦才逐渐有“姓氏”。

11世纪英国一部分贵族才开始有“姓氏”的记载,英格兰地区到16世纪初才较为普遍地使用姓氏,而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却到18世纪还没有普遍使用姓氏。

15世纪法国人的姓氏才基本固定下来;

德国人的姓氏则形成于16世纪。

至于印度人普遍使用姓氏的习惯是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才开始的。犹太人到1808年才正式有“姓氏”。

日本人在明治维新以后,于1870年和1875年两次由政府颁布法令:所有的日本国民都可以有、也必须有“姓氏”。

1912年泰国、1934年土耳其,才分别开始每家取“姓”。

总之,大多数国家的姓氏历史都比较短,有的几百年,有的还仅仅几十年。

只有中国人具备了世界上最久远的姓氏传统。

(参看陈明远汪宗虎编《中国姓氏大全》一书的附录:《中国姓氏学发凡》。北京出版社1987年初版,1992年第三版)。

我国的上千个姓氏,经历了大约三千年的绵延不断的演变过程。

影响深远的启蒙读物

家喻户晓的《百家姓》是从北宋初年(公元10世纪)以来就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并有深刻影响的启蒙读物,到今天已有整整一千年的历史了。

明代学者吕坤(公元1536——1618年)在其《社学要略》一书中就特别提到:“初入社学(按即村塾民校)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

而在文字记载中最早提到《百家姓》的,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公元1125——1210年)。他有《秋日郊居》一诗:

“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

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著面看人。“

诗下自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

但是,如此鼎鼎大名的《百家姓》是何人所作?何年成书?却从一开始就成为难解之谜。

跟陆游同一时代的学者王明清(生卒年不可考,主要活动时期在南宋孝宗至宁宗,即公元1163-1224年间)在《玉照新志。卷三》中就写道:

“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吾(王明清自谓)尝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指后期吴越王钱弘俶的谥号,公元948年继位,978年降宋)之王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指初期吴越王钱镠的谥号,公元907-931年间在位)而下后妃。“

这种推测之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此外,南宋学者陈振孙在一本著名的提要书目《直斋书录解题》中,著录有《千姓篇》一卷,为“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采真子记”,此书久已失传。这《千姓编》与《百家姓》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位“采真子”又是谁?至今茫然不可解。

明、清一些学者,在笔记中对于《百家姓》进行断续的无系统的讨论。如康熙初年(约公元1662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山东琅玡人王相,在《百家姓考略》中写道:

“百家姓出《兔国集》,乃宋初钱唐考儒所作。时钱俶据浙,故首赵,次钱;孙乃俶妃;李谓南唐主也。次则国之大族,随口叶韵;挂漏实多,识者皆之。然传播至今,童蒙诵习,奉为典册。乃就其所载,粗为笺注;方诸古今《姓苑》、《氏族(略)》诸书,其犹射者之嚆矢也夫。”

(注:嚆矢haoshi,响箭;比喻开端或先行者。)

清代梁章钜(公元1775-1849年)在《浪迹读谈》卷七《百家姓》条中写道:“《百家姓》之有,自宋前无疑。”

千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

《百家姓》在宋代以前就有底本,而在北宋初年由吴越地区(杭州一带)某位无名氏儒生编辑加工的。一千年以来,《百家姓》翻印了无数次,版本众多,又有各种《续百家姓》、《增广百家姓》等,当在不同时期经过多人之手删补修订。

明清两代朝廷,都曾由政府出面编撰、颁布发行了新的《明皇千家姓》、《御制百家姓》,企图取而代之,但结果都是徒劳。

十四世纪明朝初年,由官方旨意,翰林院编修吴沈牵头,编成了《明皇千家姓》。它以当时的国姓“朱”字起首,以“朱奉天运”开头,共收入1,968个姓氏,但此书在民间无法推广,至今连一个样本也没有留传下来。

清朝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以清圣祖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本人的名义牵头,由臣僚学士们编成了《御制百家姓》。但结果都是徒劳。……

《百家姓》到如今已经长命千年,要算是“千岁爷”了!它在中华文化和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我以此文隆重纪念,并祝愿《百家姓》继续流传于全国、全世界!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