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上游滑坡体变形 出现长200米裂缝

发表:2007-05-07 00: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三峡大坝上游17公里的一处滑坡体近日发生蠕动变形,并出现长200米、宽0.7毫米的裂缝。湖北省秭归县计划组织滑坡体附近村民进行搬迁避险。

据秭归县政府通报,这一滑坡体名为野猫面滑坡体,东西走向,4月10日开始发现异常变动,出现长200米、宽0.7毫米的裂缝。野猫面滑坡体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在长江左岸庙河野猫石岸标下游约100米,距水沫线高度约200米处,滑坡体总方量达1200万立方米。

“蠕动变形”

野猫面滑坡体位于姊归县茅坪镇庙河村,距水沫线高度约200米处,滑坡体总方量1200万立方米。

新华社报道引述中国交通部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三峡管区负责人程崇峻的话说,"当局居民反映,去年底三峡水库水位从156米回落,野猫面滑坡体开始出现裂缝,初步估计蠕动变形与水位消涨有关。"

姊归县政府办农业科负责人赵宗政则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该滑坡体局部变形的具体原因。"

他说,"近一个月的检测显示,裂缝没有进一步扩大"。但他说,不排除因长江水位不断削涨以及降雨、地震等其它原因造成变形加剧的趋势。

姊归县政府目前正在距滑坡体两公里处地震较稳定的平缓地带为避险的村民修建新居,避险村民可在10月底之前入住。当局正密切检测滑坡体的变动情况。

三峡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是中国前总理李鹏在1992年中国七届五次人大会议上提案修建的。但是,由于各方的反对声浪不断,三峡工程提案在表决时只有67.1%的赞成票,是人大历来通过率最低的议案。

由于争议不断,当三峡大坝在去年5月20日封顶时,中共中央领导都没有出席,现场只举行了简单的庆祝仪式。

4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编制完成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对外发布。

报告说,三峡工程建成后,不仅长江的水质污染问题恶化,长江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库区蓄水后当地的微震明显增加。

报告指出,三峡库区是中国地质灾害较为频繁的地区之一,三峡水库建成后,"有可能诱发构造性和非构造性地震"。

目前,三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00多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

中国媒体报道称,当局已在2002年首期投入40亿元用于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治理;第二期又投入80亿元治理包括移民迁建后形成的地质问题。目前仍在追加治理资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