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宫廷舞(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作者:茹之 发表:2007-05-27 11: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汉代宫廷舞的发展,为中国宫廷舞高潮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而介于这之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是高潮来临前的准备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宫廷舞的主流是清商乐舞和胡舞。

清商乐舞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魏时设置了清商署,西晋时,清商乐在宫廷中广为发展。东晋在江南建都后,江南的吴歌、荆楚的西声都滥觞于清商乐。《魏书•乐志》记载:“初,高祖(孝文帝)讨淮汉,世宗(宣武帝)定寿春,收其声伎。江左所传中原旧曲,《明君》、《圣主》、《公莫》、《白鸠》之属,及江南吴歌、荆楚西声,总谓之清商。”

清商乐舞的主要特点是:清丽飘逸、典雅高远、闲适舒缓,而且舞蹈的抒情、言志都很强烈。比如当时著名的《白纻舞》,表达情感丰富多样,有诉相思道别离的,有言悲苦叹人生的,有崇仙向道的。其舞蹈轻盈、飘逸。南北朝宋的刘铄在观看完《白纻舞》后,曾赋诗称“状似明月泛云河,体如轻风动流波”。再比如《大垂手》舞,有着“罗衣恣风引,轻带任清摇”之神逸。还有《明君》舞、《巴渝舞》、《公莫舞》、《铎舞》、《鞞舞》等。

“胡舞”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汉时,胡舞就已经進入长安,三国时期,胡舞在中原地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魏书》记载了魏国的曹植在沐浴后,跳一种叫《五椎锻》的胡舞。南北朝时期,西北地区的“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都陆续传入中原,并受到了北朝宫廷的接纳。如《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周武帝聘虏女为后,西域诸国来媵,于是龟兹、疏勒、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

胡舞的特点是粗犷豪放、刚劲质朴。《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带有浓郁的印度风格和宗教色彩。《龟兹乐》是来自新疆龟兹一带的乐舞,既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的舞蹈特点,又具有佛教色彩。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皇帝崇佛信道,因此部分宫廷舞蹈具有宗教色彩。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